在传统医学中,针灸理疗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升,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并尝试这一疗法。不过,针灸理疗并非 “万能钥匙”,它有适用的病症,也存在一些禁忌情况。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针灸理疗的常见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针灸理疗的常见适应症
(一)疼痛类疾病
针灸理疗对多种疼痛类疾病效果显著。常见的肌肉骨骼疼痛,像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患者常被疼痛和活动受限困扰。针灸刺激特定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能缓解疼痛、减轻炎症,改善关节功能。比如肩周炎患者经针灸配合康复锻炼,疼痛减轻,肩部活动范围变大。各类头痛,针灸也能发挥作用,它选取相关穴位调节气血,快速缓解疼痛,减少偏头痛发作频率。
(二)神经系统疾病
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针灸理疗对改善面瘫和中风后遗症效果突出。面瘫会导致面部表情肌瘫痪,针灸在不同阶段选穴刺激,能促进面部神经功能恢复,早期治疗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中风后遗症患者,针灸刺激穴位,激发人体调节功能,促进神经修复再生,改善肢体运动、言语和吞咽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三)消化系统疾病
现代人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胃痛、胃胀等症状。针灸理疗可调节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例,针灸能促进胃肠排空,增强食欲。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针灸调节肠道神经系统,降低肠道敏感性,缓解肠道痉挛,减轻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四)妇科疾病
针灸理疗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上也有良好效果。痛经是众多女性生理期的困扰,针灸理疗可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改善子宫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减轻疼痛。在月经前或经期进行针灸,能让女性轻松度过生理期。月经不调,如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异常等问题,同样可通过针灸理疗调理。针灸调节女性气血和脏腑功能,使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月经量趋于稳定,帮助女性维持健康的生理状态。
二、针灸理疗的禁忌症
(一)皮肤疾病或损伤
皮肤处于感染、过敏或破损状态时,针灸理疗存在诸多风险。像疖肿、痈、丹毒等感染性皮肤病,针灸刺破皮肤会让细菌等病原体扩散,加重病情。皮肤过敏者,特别是对针灸针材质过敏的人群,接触针灸针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从局部皮肤瘙痒、红肿到全身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都有可能。而皮肤有破损、溃疡、瘢痕或赘生物的部位,针灸不仅会带来疼痛,还易造成伤口感染,阻碍愈合进程。
(二)特殊生理状态
妊娠期和月经期女性进行针灸理疗需要谨慎对待。孕妇在妊娠早期,针灸特定穴位可能引发子宫收缩,增加流产风险;妊娠后期针灸不当则可能诱发早产,像腹部、腰骶部穴位以及合谷、三阴交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穴位都应避开。不过,在医生严格评估和指导下,孕期患特定疾病的孕妇可在合适穴位针灸。经期通常不建议针灸,因为针灸促进血液循环,可能使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但月经量过少或严重痛经的女性,经医生判断后可选择合适穴位针灸缓解症状。
(三)其他情况
存在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处于严重器质性疾病急性期,以及身体极度虚弱、精神异常的人群,不适合进行针灸理疗。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针灸造成的微小皮肤创伤可能导致出血不止。严重心脏病发作、急性脑血管意外、肝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急性期,应以抢救生命和治疗原发病为主,病情稳定后再考虑针灸。极度虚弱者难以耐受针灸刺激,精神异常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如躁狂症、精神分裂症急性发病期患者,针灸时易出现意外。
三、结语
针灸理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选择时,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判断是否适合。如果存在上述禁忌症,切不可盲目进行针灸理疗。在进行针灸治疗前,务必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医生,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做出判断,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胡静 郑州市中心医院 针灸理疗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