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能近怯远症,中医视角下的近视防治之道​

2024-11-06 10:2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生活里,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看近处的东西很清楚,看远处却模糊不清。要是有,那你很可能是被能近怯远症缠上了。这是啥病?别急,今天就带你从中医角度好好认识一下。 

一、追根溯源:中医对能近怯远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认为,眼睛是人体整体的一部分,与五脏六腑通过经络气血紧密相连。《灵枢・大惑论》有云:“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 这表明眼睛的视觉功能与心神、精气的状态息息相关。能近怯远症的发生,主要涉及肝、肾、心、脾等脏腑功能失调。

二、察言观色:能近怯远症的中医诊断方法​

中医诊断能近怯远症,遵循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原则。望诊时,观察患者眼部外观,可见目珠形态基本正常,或有轻微突出;结膜、巩膜颜色如常,或略显淡白,提示气血不足。​

问诊是了解病情的重要环节。医生会询问患者出现视近清晰、视远模糊症状的时间、程度,是否伴有眼干、眼涩、眼胀、头晕、失眠等症状,以及日常生活习惯,如用眼时长、阅读姿势、是否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等。​

闻诊在能近怯远症的诊断中相对应用较少,但也会注意患者的气息是否平稳,有无异常气味,以辅助判断脏腑功能。​

切诊包括切脉和触诊。脉象方面,能近怯远症患者常见细脉、弱脉,提示气血不足;或弦脉,可能与肝郁气滞有关。触诊主要检查眼部周围穴位是否有压痛,如睛明、攒竹、鱼腰等穴位,若有压痛,可能提示经络气血阻滞。​

此外,中医还会结合现代医学的视力检查、验光等手段,明确近视的度数和类型,为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三、妙手回春:中医特色治疗能近怯远症​

(一)中药调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和辨证结果,中医会采用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对于肝肾亏虚型患者,常用杞菊地黄丸加减;气血不足型患者,可选用八珍汤加减;肝郁气滞型患者,逍遥散是常用方剂。​

(二)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能近怯远症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刺激眼部及全身的穴位,可调节经络气血运行,改善眼部营养供应。常用穴位包括睛明、承泣、四白、攒竹、风池、合谷、光明等。

(三)推拿按摩​

眼部推拿按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自行操作或由专业人员进行。常见的操作包括按摩眼周穴位,如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轻轻按揉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揉 1 - 2 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还可进行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周肌肉和穴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此外,按摩颈部、肩部的穴位,如风池、肩井等,可放松颈部肌肉,改善头部供血,间接对眼部产生良好影响。​

(四)耳穴贴压​

耳穴贴压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中医认为,耳部是全身经络的汇聚之处,与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在耳部相应穴位贴敷王不留行籽或磁珠,刺激穴位,可调节脏腑功能,改善眼部症状。常用于治疗能近怯远症的耳穴有眼、肝、肾、脾、神门等。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胶布中央,对准穴位贴敷,每日自行按压 3 - 5 次,每次每穴按压 1 - 2 分钟,以耳部感觉酸胀为度,3 - 5 天更换一次,两耳交替进行。​

四、未雨绸缪:中医预防能近怯远症的方法​

(一)合理用眼​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阅读、书写时保持正确的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应保持在 30 - 35 厘米左右。连续用眼 40 - 50 分钟后,应休息 10 - 15 分钟,可向远处眺望、闭目养神或做眼保健操,缓解眼疲劳。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控制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游戏的时长,使用电子产品时,屏幕亮度应适中,与眼睛保持适当距离。​

(二)饮食调养​

中医强调 “药食同源”,合理的饮食可起到滋养脏腑、明目的作用。多食用富含维生素 A、维生素 C、维生素 E、叶黄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南瓜、蓝莓、枸杞、黑芝麻等。枸杞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的功效,可每天用枸杞泡水饮用;黑芝麻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能补益肝肾,可将黑芝麻炒熟后磨成粉,加入粥中食用。此外,还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挑食、偏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情志调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会影响脏腑功能,进而导致眼部疾病。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如练习太极拳、瑜伽等,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情,促进气血运行,对预防能近怯远症有积极作用。​

(四)生活起居​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睡眠不足会导致气血亏虚,影响眼部功能。此外,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防止细菌、病毒等感染眼部。在光线适宜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避免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用眼。​

能近怯远症在中医理论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防治方法。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不仅能改善近视症状,还注重预防和保健,为保护视力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应充分发挥中医在防治能近怯远症方面的优势,将中医理论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共同守护我们的清晰视界。​

 

(曹雪艳 永城市人民医院 眼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