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消化道出血患者“禁食≠饥饿”!营养支持的3个黄金原则

2025-01-15 09:1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状况,它不仅可能导致血容量减少和休克,还可能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而影响疾病的恢复和预后。在治疗消化道出血的过程中,医生常常会要求患者禁食,以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促进止血和修复。然而,“禁食”并不等同于“饥饿”,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消化道出血患者营养支持的三个黄金原则,旨在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理解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营养补充。

一、早期肠内营养,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在消化道出血得到初步控制后,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第一大黄金原则。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服或管道(如鼻胃管、鼻空肠管)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肠道内,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与肠外营养(通过静脉输注)相比,肠内营养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能够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减少肠道细菌的移位,降低感染的风险。

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仅能够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素,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还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在选择肠内营养制剂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出血量、肠道功能、营养需求等,选择适宜的制剂类型,如要素膳、短肽型肠内营养剂等。同时,应注意控制营养液的输注速度、温度和浓度,避免对肠道造成过大的负担。

二、个性化营养方案,满足患者特殊需求

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营养需求因其原发病、出血量、病程长短等因素而异,因此,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是营养支持的第二大黄金原则。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其能量需求、蛋白质需求、脂肪需求、维生素及矿物质需求等,制定出既符合患者生理需求,又有利于疾病恢复的饮食计划。

在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原发病。例如,对于肝硬化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减轻肝脏的负担;对于肿瘤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应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以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出血量,调整营养素的摄入量,避免营养过剩或不足。

三、逐步过渡,恢复正常饮食

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营养支持是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消化道出血得到完全控制,肠道功能逐渐恢复后,应逐步增加食物的种类和摄入量,恢复正常饮食,这是营养支持的第三大黄金原则。

逐步过渡的过程应遵循“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软到硬”的原则。初期,可以先从清流食开始,如稀粥、藕粉等,逐步过渡到半流食,如稀饭、面条等,再逐渐增加到软食和普食。在增加食物种类和摄入量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同时,在恢复正常饮食的过程中,应注意营养素的均衡摄入。消化道出血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因此,在恢复正常饮食后,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摄入,以改善营养状况,促进疾病的恢复。

结语

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营养支持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早期肠内营养、个性化营养方案和逐步过渡是营养支持的三大黄金原则,它们共同构成了消化道出血患者营养支持的核心。通过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在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营养支持的重要性,遵循营养支持的黄金原则,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营养护理,帮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同时,我们也应加强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营养支持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营养支持的认识和理解,共同推动消化道出血患者营养支持工作的深入开展。

(王海玲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