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复位后的康复护理指导

2023-08-15 20:0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术后脱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脱位,患者需及时复位并进行科学的康复护理,以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再次脱位的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复位后的康复护理指导。

一、术后护理目标

1.  减轻疼痛:术后疼痛管理是康复的基础,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手段减轻患者疼痛。

2.  预防并发症:包括预防感染、血栓形成、关节僵硬等。

3.  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

4.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二、康复护理措施

(一)体位管理

1.  平卧位:双腿间夹软枕,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2.  翻身:健侧翻身时,患肢下垫体位垫,保持髋关节外展。

3.  坐起:床头抬高时屈髋不可超过90度,避免坐太软或太低的椅子。

4.  排便:如厕时应使用加高的座便器,身体后倾,患腿前伸。

(二)康复训练

1.  踝泵训练:术后当天开始,执行向上勾脚面、向下绷脚面、踝关节环绕三个动作,每次保持5秒。

2.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术后当天开始,膝后放薄垫并下压,体会大腿前侧紧绷感,保持5-10秒。

3.  腘绳肌等长收缩:术后当天开始,膝微屈,足跟压向薄垫,体会大腿后侧肌肉紧绷感。

4.  臀大肌等长收缩:仰卧位状态下用力收紧臀部,每次保持5-8秒。

5.  髋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48小时拔引流管后,可开始髋、膝关节屈曲,由被动活动向主动活动过渡。

6.  行走训练:术后1周开始,患者可在助行器辅助下进行行走训练,逐渐增加行走时间和负重。

(三)生活指导

1.  穿衣:避免身体前倾穿裤子,可借助健腿穿裤。

2.  穿鞋袜:避免翘二郎腿式穿拖鞋,穿袜可借助穿袜器。

3.  淋浴:伤口愈合后可进行淋浴,坐高凳,使用可移动喷头。

4.  乘车:选择宽敞的后排座椅,臀部位置向前坐,身体向后靠,腿尽量前伸。

(四)心理支持

    术后患者可能会因疼痛、活动受限等原因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五)并发症预防

1.  感染预防: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2.  血栓预防:术后进行踝泵功能锻炼,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

3.  关节僵硬预防: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六)定期随访

    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医护人员可定期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三、出院后注意事项

1.  避免不良姿势:术后3个月内避免患肢过度内收、外旋、盘腿、跷二郎腿等动作。

2.  正确使用助行器:扶双拐行走4-6周,上楼时健肢先上,下楼时患肢先下。

3.  控制体重:肥胖患者应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负重。

4.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爬山、爬楼梯、跑步等对关节有损伤的运动。

5.  定期门诊随访:术后1、3、6、12个月定期门诊随访。

四、总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复位后的康复护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体位管理、康复训练、生活指导和心理支持,可以有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康复训练,以实现最佳的康复效果。

 

(李蕾 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 骨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