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如同精密运转的“发动机”,为全身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一旦心脏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在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各类检查报告是关键信息来源。然而,面对满是专业术语和数据的检查报告,许多人感到困惑和焦虑。其实,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就能轻松看懂心脏病检查报告,做到早发现问题,早安心应对。
一、心电图(ECG):心脏的“电活动记录”
心电图是心脏病检查中最常用的项目之一,它记录了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在心电图报告上,有几个关键的波形和参数需要关注:
P波
代表心房的除极过程。正常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高度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25毫伏,在胸导联不超过0.2毫伏。如果P波形态、宽度或高度异常,可能提示心房肥大、心房内传导阻滞等问题。例如,P波高尖,常见于右心房肥大;P波增宽且有切迹,可能是左心房肥大的表现。
QRS波群
反映心室的除极过程。正常QRS波群时间在0.06 - 0.10秒之间。QRS波群增宽,可能表示心室肥大、室内传导阻滞等。比如,左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会明显增宽,形态也会发生改变。
T波
代表心室的复极过程。T波方向通常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T波低平、倒置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有关。当发生心肌梗死时,梗死部位对应的导联会出现T波倒置,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出现ST段抬高、病理性Q波等典型改变。
二、心脏超声(Echocardiogram):心脏的“动态影像”
心脏超声能直观地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就像给心脏拍了一部动态电影。
心脏结构参数
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的大小。正常成年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男性约为45 - 55毫米,女性约为35 - 50毫米。如果心室腔增大,可能是心脏长期负荷过重,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导致左心室肥厚、扩张;先天性心脏病可能导致心房或心室结构异常。此外,还需关注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的厚度,正常厚度约为7 - 11毫米,增厚可能提示心肌肥厚。
心脏功能指标
射血分数(EF)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心脏每次收缩时射出的血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正常EF值应大于50%,若EF值降低,说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常见于心力衰竭患者。另外,心脏超声还能观察心脏瓣膜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判断是否存在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比如,二尖瓣狭窄时,瓣口面积会减小,血流通过受阻;二尖瓣关闭不全则会导致血液反流。
三、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长时间的“心电跟踪”
动态心电图监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Holter,它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相比,Holter能捕捉到短暂发作的心律失常。报告中会统计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例如,早搏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如果24小时内早搏次数超过一定数量,或者出现成对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就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此外,Holter还能记录在日常生活活动、睡眠等不同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有助于发现与特定活动或时间相关的心脏问题。
四、冠状动脉造影(CAG):冠状动脉的“高清地图”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它能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走行、狭窄程度和病变部位。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将导管插入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然后通过X线成像。正常的冠状动脉应该是光滑、通畅的,没有明显狭窄。如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就可能影响心肌供血,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根据狭窄程度,可分为轻度狭窄(狭窄程度小于50%)、中度狭窄(50% - 70%)和重度狭窄(大于70%)。对于重度狭窄,通常需要考虑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以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
五、心肌酶谱:心肌损伤的“指示剂”
当心肌细胞受损时,会释放一些酶到血液中,通过检测这些酶的含量,可以判断是否发生心肌损伤。
肌酸激酶同工酶(CK - MB)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CK - MB通常在发病后3 - 8小时开始升高,9 - 30小时达到峰值,48 - 72小时恢复正常。如果CK - MB升高,且伴有典型的胸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变,高度提示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cTn)
包括肌钙蛋白T(cTnT)和肌钙蛋白I(cTnI),它们对心肌损伤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在心肌梗死早期,cTn即可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可作为诊断心肌梗死和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此外,心肌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肌钙蛋白升高。
看懂心脏病检查报告,是了解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一步。当面对检查报告时,不要过于紧张和焦虑,如果发现指标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对于预防心脏病的发生至关重要。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让我们的心脏保持健康,为美好的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张凤云 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 检验科 主管检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