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大脑也会“短路”?——揭秘癫痫发作的真相与急救小贴士

2024-01-18 15: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我们日常用语中,“大脑短路”常被用来形象地描述一个人突然间的思维中断或行为失常,仿佛大脑的电路在一瞬间出现了故障。然而,在医学领域,这种“短路”现象有着更为具体和严重的含义,特别是当它与癫痫这一神经系统疾病联系起来时。癫痫,这个看似遥远却又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疾病,究竟是如何让大脑“短路”的?当癫痫发作时,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应对?本文将为您深入揭秘癫痫发作的真相,并提供实用的急救小贴士。

一、癫痫发作的真相
癫痫是一种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这种异常放电会导致大脑功能的短暂紊乱,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如肢体抽动、全身抽搐、意识丧失等。癫痫发作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脑部疾病:脑肿瘤、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头外伤、颅内感染等,这些疾病会破坏大脑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

2. 遗传因素:癫痫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特别是原发性癫痫。如果家族中有癫痫病史,个体发病的几率会相对较高。然而,遗传因素只是增加了发病的易感性,是否发病还受到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全身或系统性疾病:如低血糖、尿毒症、急性肾炎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大脑的能量供应或代谢,导致神经元活动紊乱。

4. 其他因素:如酗酒、寄生虫感染、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铅中毒等)也可能诱发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具有刻板性,即每次发作的症状大致相同。根据症状的不同,癫痫发作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全面强直-阵挛发作、部分性发作、失神发作等。其中,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是最常见的一种,患者会出现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动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伴随尿失禁和意识丧失。

二、癫痫发作的急救小贴士
当癫痫发作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急救小贴士,希望能帮助您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应对:

1. 保持冷静:发现患者癫痫发作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多数癫痫发作会在3-5分钟内自然停止。

2. 确保环境安全:迅速将患者周围的危险物品移开,如尖锐物品、热水瓶等,防止患者在抽搐过程中受伤。同时,引导患者远离危险场所,以防跌伤、烫伤或误伤。

3. 保持呼吸道通畅:松开患者的衣领、领带、腰带等束缚物,让患者平卧,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口腔分泌物能够自然流出,避免误吸导致窒息。如果口腔内有分泌物或呕吐物,应及时清除。

4. 避免强行按压:不要强行按压患者的身体,特别是四肢,以免造成骨折或软组织损伤。让患者自然抽搐,一般情况下,抽搐会在几分钟内自行停止。

5. 保护头部:可以在患者的头下垫上柔软的物体,以保护头部免受伤害。

6. 及时就医:如果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连续发作,或发作后意识不恢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人员的救援。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继续观察患者的状况,并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病史和发作情况。

三、癫痫发作后的护理与预防
癫痫发作结束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劳、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数小时或数天内逐渐缓解。在此期间,应让患者安静休息,避免过度刺激。同时,家属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为了预防癫痫的再次发作,患者应遵循以下几点建议:

1. 遵医嘱服药:癫痫患者应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同时,定期复诊,向医生反馈病情变化和药物效果,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2.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癫痫患者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闪光刺激。同时,戒烟戒酒,限制咖啡因的摄入,以减少癫痫发作的风险。

3. 避免危险活动:癫痫患者不宜从事高空作业、驾驶等危险工作,也应避免独自游泳、登山等运动。在发作时,这些活动可能增加患者的受伤风险。

4. 学会自我保护:癫痫患者应学会癫痫发作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随身携带医疗信息卡,注明自己的病情和紧急联系人信息。在发作时,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旁人及时了解情况并给予正确的救助。

四、结语
癫痫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但通过正确的治疗和管理,大多数患者的病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了解癫痫发作的真相和急救措施,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应对,还可以提高我们对癫痫患者的理解和关爱。让我们共同关注癫痫患者的健康,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马菲 社旗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一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