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新生儿黄疸有哪些类型,如何区分?

2025-03-11 19:5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新生儿黄疸,这个听起来可能让新手爸妈有些紧张的话题,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黄疸主要表现为新生儿的皮肤和巩膜(眼白部分)发黄,这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后的产物,正常情况下会被肝脏处理并通过肠道排出体外。但在新生儿中,由于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胆红素的处理和排泄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黄疸的出现。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大类黄疸及其各种类型,以及如何区分它们。

一、生理性黄疸:成长的烦恼
生理性黄疸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3天内,持续约1周左右,然后自行消退。这种类型的黄疸是由于胎儿在子宫内时,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导致胆红素无法及时排出体外而引起的。它就像新生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烦恼,虽然让人担心,但通常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生理性黄疸的主要特点是:

· 出现时间:出生后2-3天。

· 持续时间:约1周。

· 黄疸程度:一般较轻,仅局限于面部、颈部和躯干。

· 伴随症状:通常没有其他伴随症状,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睡眠都正常。

二、病理性黄疸:需要警惕的信号
与生理性黄疸相比,病理性黄疸就需要我们更加警惕了。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胆红素代谢障碍性黄疸等。这些类型的黄疸可能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1.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出生后1-3个月内仍有黄疸表现。这可能是由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响了宝宝体内胆红素的代谢。母乳性黄疸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停喂母乳后可明显减轻。但如果宝宝的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就需要遵医嘱进行光疗或其他治疗。

母乳性黄疸的特点包括:

· 出现时间:出生后1-3个月。

· 黄疸程度:一般较轻,但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 伴随症状: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睡眠通常正常,但可能会有轻微的体重增长缓慢。

2. 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血型不兼容引起的。当母体的抗体攻击胎儿的红细胞时,会导致红细胞破裂并释放出大量的胆红素,从而引起黄疸。这种类型的黄疸通常发生在Rh阴性母亲生育Rh阳性胎儿时,但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

溶血性黄疸的特点包括:

· 出现时间:出生后不久就可能出现。

· 黄疸程度:通常较重,可能迅速加重。

· 伴随症状:宝宝可能出现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3. 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感染了某些病毒或细菌引起的。这些病原体可以破坏肝脏细胞,导致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和排泄,从而引起黄疸。感染性黄疸可能伴有其他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腹泻等。

感染性黄疸的特点包括:

· 出现时间:出生后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

· 黄疸程度:可能因感染程度而异,但通常较重。

· 伴随症状:除了黄疸外,宝宝还可能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

4. 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等因素引起的。这种情况下,胆汁无法流入肠道中,而是积聚在肝脏和胆囊中,最终导致黄疸的发生。阻塞性黄疸可能由先天性胆道闭锁、胆道结石等原因引起。

阻塞性黄疸的特点包括:

· 出现时间:出生后不久就可能出现。

· 黄疸程度:通常较重,且可能伴有大便颜色变白(白陶土样大便)。

· 伴随症状:宝宝可能出现肝脾肿大、皮肤瘙痒等症状。

5. 胆红素代谢障碍性黄疸

胆红素代谢障碍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肝细胞摄取、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减退引起的。这可能导致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诱发黄疸。这种类型的黄疸可能由遗传性疾病、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胆红素代谢障碍性黄疸的特点包括:

· 出现时间:出生后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

· 黄疸程度:可能因病因而异,但通常较重。

· 伴随症状:除了黄疸外,宝宝还可能出现其他与病因相关的症状。

三、如何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对于新手爸妈来说可能有些困难,但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初步判断:

· 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持续约1周左右;而病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可能因病因而异,但通常较重且持续时间较长。

· 黄疸程度:生理性黄疸一般较轻,仅局限于面部、颈部和躯干;而病理性黄疸可能较重,甚至波及四肢和手心、足底。

· 伴随症状:生理性黄疸通常没有其他伴随症状;而病理性黄疸可能伴有贫血、肝脾肿大、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

· 退黄情况:生理性黄疸会按正常时间规律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可能消退后又再次出现,或者持续不退。

如果新手爸妈对宝宝的黄疸情况感到担忧或不确定,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黄疸的类型和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日常护理小贴士
对于患有黄疸的新生儿,除了接受专业治疗外,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小贴士供新手爸妈参考:

· 保证充足的喂养:多吃多排有助于胆红素排出体外。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要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奶量。

· 密切观察黄疸变化:定期观察宝宝的皮肤和巩膜颜色变化,记录黄疸出现和消退的时间。如果发现黄疸持续加重或消退后又再次出现,应及时就医。

· 保持室内光线充足:适当的自然光照有助于胆红素分解和排出。但注意不要让阳光直射宝宝的眼睛和皮肤,以免造成晒伤。

·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宝宝的手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 定期复诊: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监测宝宝的黄疸情况和治疗效果。

总之,新生儿黄疸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了解了它的类型和区分方法,并掌握了日常护理的小贴士,就能更好地照顾宝宝,让他们健康成长。希望这篇科普文能帮助新手爸妈们更好地应对新生儿黄疸这一小挑战!

(孟二艳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