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双相人生,驯服这情绪的“疯狂过山车”

2025-04-09 08:1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双相情感障碍,情绪的神秘“风暴”

在生活的舞台上,有些人的情绪就像坐上了“疯狂过山车”,时而激情高涨,活力无限,仿佛能征服全世界;时而又跌入谷底,沮丧绝望,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这,很可能就是双相情感障碍在作祟。它如同一场神秘的情绪“风暴”,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极大的痛苦,也让周围的人摸不着头脑。但别担心,只要我们深入了解它,掌握应对的方法,就能慢慢驯服这头情绪的“猛兽”,让生活重回正轨。

二、揭开双相情感障碍的“面纱”

1.躁狂发作:情绪的“狂欢派对”:处于躁狂发作期的患者,整个人就像被点燃的烟花,能量爆棚。他们思维敏捷,想法一个接一个,语速快得像机关枪,旁人甚至都插不上话。精力异常旺盛,几天几夜不睡觉都不觉得累,还到处找事儿做,可能突然决定要创业、要环球旅行,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自信心极度膨胀,对自己的能力、外貌等各方面都高估,花钱如流水,看到什么买什么,完全不考虑后果。社交上也变得异常活跃,主动结识新朋友,在人群中高谈阔论,享受众人瞩目的感觉,仿佛世界都围着自己转。

2.抑郁发作:情绪的“黑暗深渊”:然而,当躁狂的浪潮退去,抑郁的阴霾便会迅速笼罩。患者仿佛掉进了一个黑暗无边的深渊,情绪低落,整日愁眉苦脸,对以往喜欢的事物都失去了兴趣,哪怕是最爱吃的美食、最喜欢的电影,都无法勾起一丝愉悦。身体也变得慵懒无力,连起床、洗漱这样简单的事儿都觉得费劲,更别说出门社交了。思维迟缓,脑子像被灌了铅,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常常沉浸在自责、自罪的情绪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生命仿佛失去了色彩。

三、双相情感障碍的“导火索”

1.遗传因素:与生俱来的“情绪密码”: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具有较高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此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发病的风险就会增加。就好比基因里携带了一组特殊的“情绪密码”,在某些条件的触发下,就可能引发情绪的剧烈波动。不过,遗传并非绝对,即使有家族史,也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病,环境等其他因素同样起着关键作用。

2.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化学信使的“乱码”: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等,就像是传递情绪信号的“化学信使”。当这些神经递质失衡时,情绪的传递就会出现“乱码”。在躁狂阶段,可能多巴胺等兴奋性递质过度分泌,让大脑处于过度兴奋状态;而抑郁阶段,则可能是血清素等调节情绪的递质分泌不足,导致情绪低落、消沉。这种大脑内部的化学变化,是引发双相情感障碍症状的重要生理基础。

3.生活压力:压垮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如影随形。高强度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经济负担等,都可能成为诱发双相情感障碍的“导火索”。长期处于压力之下,身体的应激系统持续激活,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使得原本就脆弱的情绪调节机制彻底“崩盘”,情绪的“疯狂过山车”就此启动。

四、驯服情绪“过山车”的妙招

1.药物治疗:稳定情绪的“定海神针”:药物是控制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手段。心境稳定剂,如锂盐、丙戊酸盐等,就像是给情绪的“过山车”装上了刹车装置。它们能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在躁狂发作时抑制过度的兴奋,在抑郁发作时防止情绪过度低落,让情绪保持相对稳定。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则需要格外谨慎,因为在躁狂期使用可能会诱发躁狂转抑郁或加快循环发作,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决定是否使用及使用剂量。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这是控制病情的关键一步。

2.心理治疗:心灵的“导航仪”:认知行为疗法(CBT)能帮助患者识别和纠正负面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在躁狂期,引导患者认识到自己过度膨胀的自信心和冲动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在抑郁期,帮助患者挑战消极的自我认知,重新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比如,患者在抑郁时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治疗师会引导其回忆过往的成功经历,客观看待自己的能力。人际关系疗法则侧重于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因为良好的社交支持能为情绪提供缓冲。教会患者如何与人有效沟通、处理冲突,让他们在人际互动中获得情感滋养,缓解情绪波动。

3.生活规律:情绪的“稳定器”:规律的作息就像给身体和大脑设定了稳定的生物钟。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稳定情绪。合理饮食也不容忽视,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等,避免过多的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这些“垃圾食品”可能会影响大脑功能,加重情绪波动。适度运动更是一剂“良药”,像散步、慢跑、瑜伽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60分钟,运动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改善心情,调节情绪,让患者在运动中释放压力,找到内心的平静。

五、家人与朋友的支持,温暖的“避风港”

1.理解与陪伴:点亮希望之光:家人和朋友的理解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最需要的。当患者处于躁狂期,不要被他们看似疯狂的行为激怒,试着理解这是疾病的表现,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在必要时温和地提醒他们注意行为的分寸。在抑郁期,给予他们温暖的陪伴,一个拥抱、一句安慰的话,都可能成为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陪他们一起做些简单的事儿,看电影、散步,让他们感受到关爱,慢慢走出情绪的低谷。

2.协助治疗:共筑康复之路:家人要协助患者按时服药,监督他们的生活作息,确保规律生活。如果发现患者有病情复发的迹象,如情绪、行为的异常变化,及时带他们去看医生。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心理治疗,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朋友在社交场合也可以给予患者适当的包容,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融入群体,避免因疾病产生的自卑心理,为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六、自我监测与应对,掌控情绪“遥控器”

1.情绪日记:情绪的“晴雨表”:患者可以养成写情绪日记的习惯,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睡眠情况、饮食摄入、日常活动以及可能影响情绪的事件。这就像给自己的情绪做了一份详细的“晴雨表”,通过回顾日记,能发现情绪波动的规律,提前察觉病情复发的苗头,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例如,如果连续几天发现自己睡眠减少、思维变快、情绪高涨,可能就是躁狂发作的预警,这时就可以主动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2.应对策略:情绪的“灭火器”:当感觉情绪开始失控时,患者要有自己的一套应对策略。在躁狂期,感到精力过剩想冲动行事时,可以选择去做一些安静、消耗体力少的事儿,如听音乐、画画,让自己冷静下来;在抑郁期,不想起床时,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先坐起来,再慢慢站起来,逐步克服慵懒。学会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当焦虑、低落情绪来袭时,通过这些方法缓解情绪,重新掌控自己的情绪“遥控器”。

七、总结

双相情感障碍虽然棘手,但绝非不可战胜。通过药物、心理治疗、规律生活以及家人朋友的支持,患者能够逐渐驯服这情绪的“疯狂过山车”。每一位患者都是生活的勇士,只要勇敢面对,积极治疗,就能在起伏的情绪浪潮中找到平衡,驶向平静、幸福的人生彼岸。希望社会能给予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更多的理解与包容,让他们在康复之路上不再孤单。

(胡珍珍 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 临床心理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