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疼痛时吃止痛药,会不会掩盖真实病情呢?

2025-04-09 11: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头痛得像要炸开,或者肚子痛得直不起腰,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找止痛药来吃。可是,每次吃止痛药的时候,心里总会犯嘀咕:“这药吃下去,会不会把我的真实病情给掩盖了呀?”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个事儿。

一、止痛药到底是个啥?

止痛药,简单来说,就是能帮我们减轻疼痛感觉的药物。它的种类可不少,常见的有非甾体抗炎药(比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扑热息痛),还有阿片类止痛药(像吗啡、可待因等)。不同的止痛药,作用机制也不太一样。

非甾体抗炎药和对乙酰氨基酚主要是通过抑制我们身体里一种叫前列腺素的物质来发挥止痛作用的。前列腺素这家伙,在我们身体里可活跃了,它能让我们的痛觉感受器变得更敏感,还能让血管扩张,引起炎症反应。当这些药物把前列腺素给抑制住了,我们的疼痛感觉就会减轻很多。

阿片类止痛药则是直接作用于我们大脑里的阿片受体,就像给大脑发了个“安静”的指令,让大脑不再那么强烈地感受到疼痛信号。

二、止痛药能掩盖真实病情吗?

很多人担心吃止痛药会掩盖真实病情,这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从短期来看:在疼痛刚开始的时候,适当地吃点止痛药,其实是有好处的。比如说,你因为不小心扭伤了脚,脚踝肿得老高,疼得厉害。这时候吃一粒布洛芬,疼痛很快就能减轻,你也能稍微活动活动,不至于疼得完全动不了。而且,疼痛减轻了,你的心情也会好一些,身体的应激反应也会减轻,这对身体的恢复是有帮助的。

再比如,女性在月经期间经常会痛经,那种疼痛真的让人坐立不安。吃一片对乙酰氨基酚,就能让疼痛缓解很多,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止痛药并没有掩盖病情,只是帮助我们缓解了症状,让我们能更好地应对身体的不适。

但是,如果长期依赖止痛药,就可能会出现问题了。有些疾病引起的疼痛,可能并不是那么简单。比如说,胃溃疡患者,他们可能会经常感到上腹部疼痛。如果每次疼的时候就吃止痛药,疼痛可能会暂时缓解,但这并不代表胃溃疡就好了。实际上,止痛药可能会掩盖胃溃疡的症状,让患者以为病情好转了,从而忽略了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胃溃疡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可能引发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到时候,再去医院治疗,可能就麻烦多了。

还有一些癌症患者,在癌症早期,可能只会感觉到一些隐隐的疼痛,或者身体有些不舒服。如果他们自己随便吃止痛药,疼痛缓解了,就可能不会去医院做检查。这样一来,癌症就可能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三、哪些疼痛不能随便吃止痛药?

既然止痛药有可能掩盖病情,那我们在面对疼痛的时候,就要学会分辨哪些疼痛是可以先吃点止痛药缓解一下的,哪些疼痛是绝对不能随便吃止痛药的。

可以暂时吃止痛药缓解的疼痛:

轻微的扭伤、拉伤:比如打篮球的时候不小心扭到了脚踝,或者搬重物的时候拉伤了肌肉。这种情况下,疼痛一般比较剧烈,但通常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内脏损伤。可以先吃点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然后休息一段时间,让身体慢慢恢复。

普通的头痛:比如因为睡眠不足、压力大或者感冒引起的头痛。如果疼痛不是很严重,可以先吃一片对乙酰氨基酚,看看能不能缓解。如果吃了止痛药后,头痛很快就消失了,而且之后也没有再反复发作,那就不用太担心。但如果头痛持续不缓解,或者越来越严重,那就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了。

牙痛:如果是因为龋齿、牙龈炎等引起的牙痛,在去看牙医之前,可以先吃点止痛药,减轻疼痛。但止痛药只是暂时的缓解措施,还是要尽快去口腔科治疗,解决根本问题。

绝对不能随便吃止痛药的疼痛:

腹部剧烈疼痛:如果你突然感到腹部剧烈疼痛,尤其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这可能是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严重疾病的表现。这时候千万不能随便吃止痛药,因为止痛药会掩盖病情,让医生难以准确判断病因。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比如腹部B超、血常规等,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胸痛:胸痛可能是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症状,也可能是肺栓塞、气胸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非常危险,如果随便吃止痛药,可能会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一旦出现胸痛,尤其是伴有呼吸困难、出汗、头晕等症状,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抢救。

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疼痛:如果你身体的某个部位持续疼痛,而且疼痛的性质、程度和部位都不太明确,这种情况也不能随便吃止痛药。因为这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某种疾病的信号,需要去医院做全面的检查,找出疼痛的原因。

四、止痛药该怎么吃才安全?

既然止痛药有利有弊,那我们在吃止痛药的时候,就要注意一些方法,保证用药安全。

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用药:不同的止痛药,用法用量都不一样。比如布洛芬,一般成人每次吃0.2 - 0.4克,每天3 - 4次;对乙酰氨基酚,成人每次吃0.3 - 0.6克,每天3 - 4次。而且,每种止痛药都有一定的疗程,不能长期大量服用。如果吃了一段时间止痛药,疼痛还是没有缓解,就要及时去医院复诊,看看是不是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止痛药虽然能止痛,但也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还可能会影响肾功能。阿片类止痛药,则可能会引起便秘、嗜睡、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所以,在吃止痛药的时候,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要及时停药并就医。

避免同时服用多种止痛药:有些人觉得一种止痛药效果不好,就同时吃好几种止痛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不同的止痛药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对身体的伤害更大。如果一种止痛药效果不佳,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其他种类的止痛药,而不是自行增加药物种类。

特殊人群要谨慎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以及有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止痛药的时候要格外谨慎。这些人群的身体状况比较特殊,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所以,在吃止痛药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

五、疼痛时除了吃止痛药还能怎么办?

其实,除了吃止痛药,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以缓解疼痛。

休息:很多疼痛都是因为身体过度劳累或者受伤引起的。这时候,好好休息一下,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恢复,疼痛往往就能减轻很多。比如,如果你因为长时间伏案工作导致颈部疼痛,不妨停下来,活动一下颈部,躺下来休息一会儿。

热敷或冷敷:对于一些肌肉拉伤、扭伤等引起的疼痛,热敷或冷敷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可以用冰袋冷敷受伤部位,每次冷敷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这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48小时后,就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受伤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

按摩:适当的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比如,如果你感到腰部疼痛,可以让家人帮你轻轻按摩腰部,按摩的时候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加重损伤。

心理调节:有时候,疼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感觉,还和我们的心理状态有关。当我们感到焦虑、紧张、压力大的时候,疼痛的感觉可能会更加明显。所以,学会放松心情,通过听音乐、做瑜伽、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

疼痛时吃止痛药会不会掩盖真实病情,这不能简单地用“会”或者“不会”来回答。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正确地使用止痛药,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要警惕可能掩盖病情的风险。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让医生来帮助我们找出疼痛的真正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刘峰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疼痛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