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急诊科护士教你:如何在身边人过敏性休克时从容应对

2025-03-13 18:0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过敏性休克虽不常见,但却可能在瞬间危及生命。作为郑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的主管护师,我见过许多因过敏性休克送来急救的患者。每一次抢救,都是与死神的赛跑。掌握在身边人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应对方法,或许就能在关键时刻挽救一条生命。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

一、认识过敏性休克

1. 什么是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对某些原本无害的物质,像食物、药物、昆虫叮咬等产生了过度敏感的反应,这种反应来势汹汹,会迅速影响全身多个器官,导致严重后果。

2. 常见过敏原

食物:这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过敏原之一,比如牛奶、鸡蛋、海鲜(虾、蟹、贝类等)、坚果(花生、腰果等)。有些人吃了这些食物后,很快就会出现过敏症状。例如,对海鲜过敏的人,食用后可能几分钟内就感觉皮肤瘙痒、起红疹,严重的就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药物: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是常见的可引发过敏的药物。在医院,使用青霉素前都要先做皮试,就是为了提前发现是否对其过敏,避免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但有时候,即使皮试阴性,在用药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过敏,所以用药时医生和护士都会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昆虫叮咬:蜜蜂、黄蜂等昆虫的毒液中含有多种抗原成分,被叮咬后,部分过敏体质的人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在户外活动时,如果不小心被这些昆虫叮咬,一定要留意身体反应。

其他:还有一些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等吸入性过敏原,在特定环境下大量接触,也可能引发过敏,严重时导致休克。比如在花粉季,过敏人群外出后,若出现严重不适,就需警惕。

3. 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皮肤症状:往往最先出现,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是常见表现。患者会忍不住搔抓皮肤,而且红斑、风团样皮疹可能迅速蔓延。

呼吸道症状:这是非常关键且危险的症状。患者会感觉喉咙发紧、咳嗽、喘息,就像喉咙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呼吸变得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喉头水肿,这会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导致窒息。

心血管症状:患者可能感到心慌、心跳加快,然后血压迅速下降,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意识丧失。这是因为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供血受到影响。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也可能出现。这是因为胃肠道黏膜也发生了过敏反应,功能紊乱。

二、身边人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应对步骤

1. 立即脱离过敏原

一旦发现身边人可能是过敏性休克,首要任务就是让患者尽快脱离过敏原。如果是吃了某种食物过敏,要尽量让患者吐出未消化的食物;若是药物过敏,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要是被昆虫叮咬,尽快将毒刺拔出(可用镊子小心夹出,避免挤压毒囊导致更多毒液注入),然后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叮咬部位。比如在野外,有人被蜜蜂蜇伤,应马上找到平坦安全处,迅速拔出毒刺,用附近干净的水源冲洗伤口。

2. 呼叫急救

在脱离过敏原的同时,立刻拨打当地急救电话(120)。清楚准确地告知调度员事发地点、患者大概情况,如年龄、目前主要症状(有无呼吸困难、意识是否清楚等),方便急救人员做好相应准备。例如说“我在XX路XX号,有位30岁左右的男性,吃了海鲜后全身起红疹,现在呼吸困难,意识有点模糊”。

3. 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

让患者平躺在平坦、坚实的地面或床面上,将患者双腿抬高约30度。这样做是为了增加回心血量,保证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如果患者出现呕吐,要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比如当患者意识不清,发生呕吐时,要迅速将其头部轻柔地转向一侧,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

4. 进行简单急救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领口、袖口较紧,要迅速解开,防止束缚影响呼吸。观察患者口腔内有无异物,如有假牙等,应取出。若患者呼吸微弱或停止,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操作如下:双手交叠,用手掌根部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每分钟100 - 120次。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吹气,每次持续1秒以上,看到患者胸廓起伏即可。

监测生命体征: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持续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状态。可以通过触摸患者颈动脉(位于喉结旁开两横指处)来感受脉搏,一般正常人脉搏跳动均匀有力。同时观察患者胸部起伏判断呼吸情况,以及呼唤患者查看意识是否清醒。

三、日常预防过敏性休克的方法

1. 了解自身过敏史

如果自己或家人有过敏史,一定要牢记对哪些物质过敏,尽量避免接触。可以准备一个小卡片,记录下过敏信息,随身携带,这样在就医或外出时都能及时告知他人。比如有对青霉素过敏史的人,去医院看病时,主动告知医生,避免因不知情而使用相关药物。

2. 谨慎使用药物

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可能的过敏风险。尤其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易过敏药物,不要自行随意服用。如果之前有过药物过敏史,就医时一定要明确告知医生,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替代药物。例如,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其他类型的抗菌药物。

3. 注意饮食

对于已知的食物过敏原,坚决避免食用。在购买食品时,认真查看食品标签,确认其中是否含有自己过敏的成分。在外面就餐时,也要向服务员说明自己的过敏情况,避免误食。像对花生过敏的人,购买零食时要注意配料表中是否有花生或花生制品。

4. 做好个人防护

在花粉季或尘螨较多的季节,过敏人群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的时候。外出时佩戴口罩和眼镜,防止花粉、尘螨等吸入或接触眼睛。回到家后,及时洗脸、洗手,更换衣物,避免过敏原在身上残留。家里定期清洁、除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比如每周用热水清洗床上用品,可有效杀死尘螨。

过敏性休克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相关知识,在紧急时刻能够冷静、正确地应对,就有可能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救治时间。同时,做好日常预防工作,也能大大降低过敏性休克的发生风险。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些知识,守护好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

(王红梅 郑州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