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腹泻界的“伪装者”护士教你拆穿细菌性痢疾

2025-08-08 14:5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我是一名儿科病房的护士,每年夏秋交接时,总有一批小病人因“拉肚子”被紧急送来。

看着孩子蜡黄的小脸缩在妈妈怀里,每次排便疼得浑身发抖,而家长还以为是“吃坏了肚子”——

我必须大声提醒:孩子频繁腹泻伴脓血便,很可能是凶险的细菌性痢疾!

护士视角:这些症状一刻不能等!

在临床护理中,我发现家长容易忽略菌痢的“危险三联征”:

1.脓血便≠“上火”:粪便带粘液脓血(像鼻涕混血丝),腥臭味重,一天超10次。

2.里急后重≠“孩子闹脾气”:宝宝排便时哭闹蹬腿,拉完仍喊疼,肛门红肿——这是肠痉挛的典型表现!

3.突发高热+精神萎靡:体温直冲40℃,孩子眼神发蔫、叫不醒,比平时腹泻危重十倍!

中毒型菌痢——护士的夜间警报!

2-7岁健壮儿童突发高热、抽搐、四肢冰凉,即使还没腹泻,也必须立即送医!我曾护理过一名5岁男孩,入院时仅高热嗜睡,2小时后才出现脓血便——若再晚一步,可能引发休克。

家长必学的护理实战手册

 居家观察清单——出现任意1条请速就医

 尿量减少(4小时无尿)、哭时无泪、口唇干裂▶重度脱水!

 便中鲜血增多、腹痛加剧▶警惕肠出血!

 高热不退伴抽搐▶可能脑水肿!

 手脚冰凉、皮肤花纹▶休克前兆!

治疗期四大护理核心

1.补液救命>止泻

口服补液盐(ORS III):每腹泻1次喂50-100ml(小勺频喂,防呕吐)

拒绝“自制糖盐水”:比例错误反加重腹泻!

2.抗生素使用雷区

✘勿见好转就停药!志贺菌残留易变慢性带菌者。

✔头孢克肟颗粒需冷水冲服(40℃以上失效)。

✔益生菌(如布拉氏酵母菌)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

3. 消毒隔离硬规范


4.饮食进阶时间表


预防关键:护士最在意的3件小事

1.洗手游戏化:教孩子唱《生日快乐歌》搓泡泡(正好20秒)

2.冰箱分层管理:

➤上层:即食食物

➤中层:水果(洗净密封)

➤下层:生肉海鲜(独立包装)

3.警惕“无症状传染”:痢疾患儿症状消失后,大便仍带菌2-4周!继续隔离至医生确认解除

护士暖心叮嘱

去年护理的男孩康康,因及时识别脓血便送医,7天痊愈出院。

离院时妈妈哭着说:“要不是护士反复强调便便要拍照记录,我们就耽误了!”

请家长务必:手机留存异常大便照片、记录每日排便次数——这些是救孩子的关键证据!

(金玉蓉/董红梅 云南省曲靖中心医院 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