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脏“供血不足”?冠心病的“自救指南”

2025-04-15 08:0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冠心病这一心脏疾病正悄然威胁着众多人的健康。它就像一颗隐藏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一旦发作,若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了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掌握有效的自救方法,对于患者和潜在高危人群来说至关重要。

冠心病:心脏的“供血危机”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营养心脏本身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使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病症。当血管壁上形成粥样斑块,血液流动不畅,心脏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心脏的正常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冠心病的症状多种多样,胸痛是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患者通常会感到胸部中央有压迫感、紧绷感或者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肩部、背部、颈部、下颌、牙齿或上腹部,多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情况下诱发,一般持续3 - 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心肌缺血缺氧使心脏功能下降,患者活动后会出现呼吸急促、困难,感觉气不够用,起初可能在剧烈运动后出现,随着病情加重,轻微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呼吸困难。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心悸、疲劳、晕厥等症状。

自救第一步:立即停止活动

当冠心病发作时,患者会感觉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等,此时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无论是正在进行体育锻炼、工作,还是日常的家务劳动,都要迅速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休息。这是因为活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的情况。例如,一位冠心病患者在爬楼梯时突然感到胸痛,他应该立即停下脚步,在楼梯转角处找一个安全的位置坐下,避免继续运动使病情恶化。

自救第二步:保持冷静与深呼吸

保持冷静是冠心病发作时自救的关键。紧张和焦虑会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不利于病情的缓解。患者可以通过缓慢地深呼吸来放松身体,缓解紧张情绪。深呼吸时,慢慢地用鼻子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感觉腹部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然后再用嘴巴缓慢地呼气,感受腹部逐渐收缩。每次深呼吸可以持续5 - 10秒,重复进行几次,有助于稳定情绪,减轻心脏的压力。

自救第三步:服用急救药物

冠心病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当出现症状时,及时舌下含服这些药物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硝酸甘油片一般舌下含服1 - 2片,如果症状不缓解,可每隔5分钟重复1次,但连续使用不超过3次。速效救心丸则通常含服10 - 15粒。在含服药物时,要让药物在舌下充分溶解,不要立即吞咽,以确保药物能够迅速吸收发挥作用。

自救第四步:呼叫急救

在采取上述自救措施的同时,患者或身边的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呼叫急救时,要清晰、准确地告知所在位置和病情,如“我现在感觉胸痛、呼吸困难,可能是冠心病发作了,我在[具体地址]”。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患者应继续保持安静休息,不要随意走动。如果身边有其他人,可以让他们帮忙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呼吸、意识等情况,并及时向急救人员反馈。

自救第五步:避免错误行为

在冠心病发作时,有一些错误行为可能会加重病情,患者要尽量避免。比如,不要自行驾车前往医院。在发病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驾车不仅危险,还可能因路途颠簸、情绪紧张等因素加重病情。此外,不要大量饮水或进食。大量饮水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而进食可能会使血液集中在胃肠道,减少心脏的供血。

日常预防:降低发病风险

除了掌握自救方法,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预防工作,降低发病风险。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饮食上应避免摄入过多油脂、胆固醇和盐分,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保持饮食均衡。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能够增强心肌功能,提高心脏耐受力和稳定冠状动脉斑块。同时,要严格戒烟,限制酒精摄入,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以及过度饮酒都会对心脏健康造成损害。

冠心病虽然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其症状,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发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当冠心病发作时,不要惊慌失措,按照上述自救指南进行操作,为后续的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让我们重视心脏健康,守护好身体的“发动机”。

(李会德 柘城县申桥乡中心卫生院 全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