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健康领域,有个悄然蔓延的 “无声杀手”—— 骨质疏松。它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如同一股暗流,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人们的骨骼健康,直到出现骨折等严重后果才被察觉,因而被称为 “无声的流行病”。据统计,全球约有 2 亿人受其困扰,我国骨质疏松患者数量也相当可观,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患病群体还在不断扩大。深入了解骨质疏松,做好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1骨质疏松的成因
1.1年龄因素
年龄增长是骨质疏松发病的重要因素。一般从 30 岁左右开始,人体骨量逐渐流失,骨质密度下降。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质吸收速度加快,骨量流失更为明显,这使得女性在绝经后 5 - 10 年内骨质疏松发病率显著上升。男性虽然骨量流失速度相对缓慢,但随着年龄增长,睾酮等雄激素水平降低,同样会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1.2营养缺乏
钙和维生素 D 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关键营养素。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长期钙摄入不足,人体会从骨骼中 “抽调” 钙以维持血钙平衡,导致骨量减少。而维生素 D 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缺乏维生素 D 会使钙吸收受阻,进一步加重钙代谢紊乱。日常饮食中,若奶制品、豆制品、鱼虾等富含钙的食物摄入过少,又缺少日晒合成维生素 D,就容易引发骨质疏松。
1.3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过量饮酒、长期喝咖啡和碳酸饮料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对骨骼健康不利。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影响钙吸收,抑制成骨细胞活性;酒精干扰骨代谢,损害肝脏对维生素 D 的代谢功能;咖啡和碳酸饮料中的成分会增加尿钙排出。另外,长期缺乏运动,骨骼得不到足够刺激,骨量也会逐渐减少。
1.4疾病与药物影响
一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会干扰骨代谢。以甲状腺功能亢进为例,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加速骨转换,导致骨量丢失。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等,也会引发药物性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形成,增加骨吸收。
2骨质疏松的危害
2.1骨折风险大幅增加
骨质疏松导致骨骼变脆,轻微外力就可能引发骨折,常见于脊柱、髋部和腕部。脊柱骨折可能导致身高变矮、驼背,严重影响体态和生活质量;髋部骨折更是严重,约 20% 的患者在骨折后 1 年内因并发症死亡,幸存者中也有半数以上生活无法自理。这些骨折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痛苦,还极大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负担。
2.2慢性疼痛与活动受限
骨质疏松患者常出现腰背疼痛,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减轻,直立后伸或久立、久坐时加重。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加剧,还会限制肢体活动,日常行走、弯腰、转身等动作都变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独立性。
3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
3.1均衡饮食
增加富含钙、维生素 D 及其他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每天保证摄入 300 - 500 克奶制品,可提供丰富钙质;多吃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每周摄入 2 - 3 次鱼虾贝类,它们不仅含钙,还富含优质蛋白。同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制剂。
3.2适度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运动能增强骨骼承受力,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密度。建议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同时配合力量训练,如使用哑铃进行简单的上肢力量练习,锻炼骨骼和肌肉。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导致骨折风险增加。
3.3良好生活习惯养成
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和碳酸饮料摄入。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激素平衡和骨骼代谢调节。此外,多晒太阳,每天上午 10 点到下午 3 点间,暴露面部、手臂等部位于阳光下 15 - 30 分钟,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 D,但要注意避免晒伤。
3.4定期体检筛查
尤其是中老年人、绝经后女性及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等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一般建议女性 65 岁以上、男性 70 岁以上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通过早期筛查,能及时发现骨量减少情况,采取干预措施,预防骨质疏松发展为严重骨折。
骨质疏松的治疗手段
4.1药物治疗
针对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两类。抑制骨吸收药物如双膦酸盐类,可有效减少骨质破坏,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降钙素类药物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促进骨形成药物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刺激骨细胞生成新骨,提高骨强度。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及剂量。
4.2康复治疗
包括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理疗等,可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康复训练则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关节灵活性,预防跌倒和骨折发生。康复治疗通常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以取得更好疗效。
骨质疏松虽如 “无声的流行病” 般隐匿,但通过了解其成因、危害,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及在患病后及时治疗,我们能够有效保护骨骼健康,降低其带来的不良影响。重视骨骼健康,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别让骨质疏松悄然偷走我们的健康。
(苏忠星 永城市人民医院 骨科三病区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