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中,孕妈们的身体正经历着一系列复杂而奇妙的变化。然而,有一种悄然而至的健康隐患,可能会给这一美好旅程蒙上阴影,那就是妊娠高血压。作为孕期特有的一种疾病,妊娠高血压严重威胁着孕妈和胎儿的健康,需要每一位准妈妈高度重视。
妊娠高血压,顾名思义,是指在妊娠 20 周后首次出现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并于产后 12 周内恢复正常。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在孕期,很多准妈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从脚踝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这可能是妊娠高血压的早期表现之一。但由于孕期水肿较为常见,往往容易被忽视。另外,有些孕妈可能会感觉到头痛、眼花、上腹部不适等,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却有可能是妊娠高血压发出的危险信号。
妊娠高血压对母婴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对于孕妈自身而言,血压持续升高会给心脏带来极大负担,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高血压还可能引发脑血管痉挛,导致头痛、头晕,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脑出血,危及生命。肾脏也是深受其害的重要器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蛋白尿,长期下去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对于胎儿,妊娠高血压会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使胎儿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出生体重低于正常胎儿。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引发胎盘早剥,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况,胎盘过早从子宫壁分离,会导致胎儿急性缺氧,甚至胎死宫内。
那么,如何才能及时发现妊娠高血压呢?定期产检是关键。在每次产检时,医生都会测量血压,这一简单的操作却能为发现妊娠高血压提供重要线索。一旦血压出现异常升高,医生会进一步检查尿蛋白等指标,综合判断是否患有妊娠高血压。除了产检,孕妈们自己在家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监测。比如,每天在固定时间测量体重,如果短时间内体重增加过快,如每周超过 0.5 千克,可能提示存在水肿,需要引起注意。同时,留意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如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
既然妊娠高血压危害如此之大,有没有办法预防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在饮食方面,孕妈们要注意营养均衡,减少盐的摄入,每天食盐量应控制在 6 克以下。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等。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预防妊娠高血压,像散步、孕妇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周可进行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不过,运动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过度劳累。另外,孕期保持心情舒畅也很重要,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家人要给予孕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让孕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孕期。
妊娠高血压是孕妈健康的潜在威胁,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积极预防,通过定期产检和自我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让每一位准妈妈都能顺利迎来新生命的诞生,开启幸福的育儿之旅。
(张王波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产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