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肺炎,作为呼吸内科领域的高发疾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在秋冬季节,肺炎的发病率更是显著上升,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了解肺炎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预防、诊断和治疗该疾病至关重要。
二、肺炎的定义与分类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肺炎可分为多种类型。
从解剖学角度,肺炎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通常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病变累及一个或多个肺段;小叶性肺炎多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病变起始于细支气管,并向周围或末梢组织扩展;间质性肺炎则以肺间质炎症为主,病变主要累及支气管壁、支气管周围组织及肺泡壁。
依据病因,肺炎可分为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理化因素导致的肺炎等。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类型,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非典型病原体肺炎主要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引起。病毒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包括腺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等。
按照患病环境,肺炎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在医院外感染的肺实质炎症,而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48小时后出现的肺炎,非由感染或潜伏期引起。
三、肺炎的病因
肺炎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例如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然后触摸口鼻眼,或者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再触摸口鼻眼而进入人体,引发肺炎。
理化因素也可能导致肺炎,如放射性治疗、吸入有毒气体或异物等。免疫损伤和过敏反应也会使肺部的防御机制受损,增加感染肺炎的风险。
四、肺炎的症状
肺炎的症状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肺炎患者常出现发热或伴畏寒、咳嗽咳痰(常有脓性痰,少数人甚至有血性痰)、呼吸急促或困难(常见于肺功能差的人或老年人)、胸痛(尤其是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头痛、肌肉疼痛和关节痛、出汗和心跳加快等症状。
对于不同类型的肺炎,症状也有其特点。细菌性肺炎患者通常起病急骤,伴有高热、寒战、胸痛等症状,咳嗽时可能咳出铁锈色痰。病毒性肺炎则起病较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倦怠等症状较突出,咳嗽多为干咳。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缓慢,症状主要为乏力、咽痛、咳嗽、发热、肌痛等,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
五、肺炎的诊断
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出现时间、发展过程、有无接触过呼吸道感染患者等。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肺部听诊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方面,血常规检查可了解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情况,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通常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检测有助于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影像学检查在肺炎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胸部X线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可显示肺部的炎症病变,如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等。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的细微结构,对于发现早期病变、判断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六、肺炎的治疗
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关键,一般根据病情的程度、患病的地点和患者所处地区病原学的特点,尽早经验性选择抗感染药物,待取得病原学证据后及时调整。对于细菌性肺炎,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病毒性肺炎主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支原体肺炎则常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者莫西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除了抗感染治疗,还需要对症治疗。对于发热患者,如果体温小于38.5℃,可通过多喝温水、用温湿毛巾擦拭身体等方式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使用退烧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对于咳嗽咳痰患者,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盐酸氨溴索片等。
重症肺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氧疗,若出现低氧血症,应立即通过鼻导管或面罩进行吸氧。同时,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
七、肺炎的预防
预防肺炎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接种疫苗是预防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对于2岁以上肺炎球菌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可以按照医生指导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6周龄至5周岁儿童可以接种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能够降低患上肺炎的概率,多在秋、冬季节接种。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病毒肺炎和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肺炎是流感的最常见并发症,注射流感疫苗可以减少因流感而导致的肺炎。每年在流感季节前接种一次。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勤洗手,尤其是在触摸公共物品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避免接触病人,尽量减少与生病的人密切接触。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可以增强免疫系统。戒烟也是预防肺炎的重要措施,吸烟会损害肺部,增加感染肺炎的风险。
结论
肺炎作为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通过了解肺炎的定义、分类、病因、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手段以及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王瑞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医院 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