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作为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生往往预示着心脏正面临严重的供血不足问题。然而,心绞痛的症状有时并不典型,容易被患者误认为是胃痛或其他非心脏疾病,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心绞痛与胃痛的区别,以及如何快速准确地识别心绞痛这一冠心病发作的“危险信号”。
一、心绞痛与胃痛的本质区别
心绞痛: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血流减少或中断,进而引发的心肌缺血症状。典型的心绞痛通常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可伴有放射至左臂、颈部、下颌或背部的疼痛。疼痛通常发生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内可缓解。心绞痛的发生与心脏供血需求增加或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有关。
胃痛:胃痛则主要源于消化系统的问题,如胃炎、胃溃疡、胃痉挛等。胃痛通常位于上腹部,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消化系统症状。胃痛的发生多与饮食、生活习惯、情绪波动等因素有关,且疼痛性质多为钝痛、烧灼感或隐痛,与心绞痛相比,其疼痛程度和范围通常较轻。
二、心绞痛的特征与识别
- 疼痛部位:心绞痛通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有时可放射至左臂、颈部、下颌或背部。而胃痛主要位于上腹部,疼痛范围相对较小。
- 疼痛性质:心绞痛常表现为压榨性、憋闷性或紧缩性疼痛,有时伴有濒死感。胃痛则多为钝痛、烧灼感或隐痛,疼痛性质相对较轻。
- 诱发因素:心绞痛多发生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情况下,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胃痛则多与饮食、生活习惯、情绪波动等因素有关,与体力活动关系不大。
- 伴随症状:心绞痛可能伴有出汗、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症状。胃痛则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消化系统症状。
- 持续时间:心绞痛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很少超过半小时。胃痛则可能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
三、如何快速识别心绞痛
- 关注疼痛部位与性质:若疼痛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且表现为压榨性、憋闷性或紧缩性疼痛,应高度怀疑心绞痛。
- 留意诱发因素:若疼痛发生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情况下,且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应警惕心绞痛的可能。
- 观察伴随症状:心绞痛可能伴有出汗、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有助于快速识别心绞痛。
- 及时就医:若怀疑心绞痛,应立即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预防与应对心绞痛
- 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有助于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 遵医嘱用药:对于已确诊冠心病的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如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以控制病情进展。
- 定期复诊:冠心病患者应定期复诊,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学会急救措施:了解并掌握心绞痛急救知识,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拨打急救电话等,以便在心绞痛发作时能够迅速自救或互救。
总之,心绞痛作为冠心病发作的“危险信号”,其快速识别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通过了解心绞痛与胃痛的区别,关注疼痛部位、性质、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冠心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冠心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李清曼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冠心病四病区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