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全身麻醉后,为啥醒来像“穿越”,脑子懵懵的?

2025-04-21 10:1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现代医疗领域,手术常常离不开全身麻醉的助力。它就像一位神奇的“睡眠魔法师”,能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安然沉睡,感觉不到丝毫疼痛。然而,不少患者术后醒来,却仿佛经历了一场奇特的“穿越”之旅,脑袋懵懵的,思维混沌,周围的一切都好似隔着一层迷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全身麻醉的“神奇魔法”

全身麻醉可不是简单地让人“睡一觉”,其过程相当复杂精妙。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身体状况、手术类型等因素,精准调配麻醉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吸入等多种方式,将药物送进患者体内。这些药物主要包括镇静催眠药、镇痛药和肌肉松弛剂三大类。

镇静催眠药如同给大脑按下了“暂停键”,让患者迅速进入无意识状态,对外界的刺激不再有反应,仿佛置身于宁静的梦境深处。镇痛药则像一道坚固的“屏障”,阻断了手术创伤带来的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确保患者不会遭受剧痛折磨。而肌肉松弛剂的作用不容小觑,它能使全身肌肉松弛下来,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避免肌肉紧张影响手术进程。这三种药物协同发力,为手术的顺利开展营造了一个理想的无痛、安静、松弛的环境。

二、醒来“懵圈”的原因探究

1.麻醉药物残留效应:手术结束后,虽然医生会停止给药,但麻醉药物并不会立刻从体内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一场宴会结束后,宾客不会瞬间离场一样,药物在体内还有一个代谢的过程。尤其是一些长效的镇静催眠药,它们的代谢速度相对较慢,在术后初期仍会在血液中维持一定浓度,持续对大脑产生抑制作用。大脑处于这种被部分抑制的状态,思维自然变得迟缓,反应也变得迟钝,患者就感觉脑子懵懵的,像是被一层轻纱笼罩,怎么也清醒不过来。

2.大脑的“重启”过程:全身麻醉期间,大脑的生理功能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待机”状态。当麻醉结束,大脑需要重新“启动”,恢复到正常的工作模式,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就好比电脑长时间休眠后,重新开机时需要加载各种程序、启动各类硬件,大脑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需要重新校准,神经递质的分泌与调节也需要时间来恢复正常水平。在这个“重启”过程中,大脑的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患者便会体验到短暂的认知混乱、记忆力下降等情况,仿佛刚刚从一场遥远的“穿越”中归来。

3.身体的应激反应: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即使在麻醉状态下,身体的应激系统也悄然启动。术后,身体为了应对手术创伤带来的损伤,会释放大量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这些激素一方面有助于身体调动自身资源,促进伤口愈合,但另一方面,它们也会对大脑产生影响,干扰大脑的正常功能。过高的皮质醇水平可能导致大脑的海马体功能受损,而海马体是负责记忆和认知的重要脑区,其功能受损就会引发患者出现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让刚刚苏醒的患者感觉脑子一片混沌。

4.术中生理波动影响: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身体会经历一系列的生理波动,如血压的升降、体温的变化、血容量的改变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大脑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产生影响。长时间的低血压状态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进而影响大脑细胞的正常功能。虽然麻醉医生会在术中密切监测并采取措施尽量维持生理指标稳定,但难免会出现一些细微波动,这些波动累积起来,在术后就可能表现为患者的精神状态不佳、思维混乱,仿佛大脑还在努力从术中的“颠簸旅程”中恢复过来。

三、这种状态会持续多久?

一般来说,患者术后醒来的懵懵状态大多是暂时的,随着时间推移,麻醉药物逐渐代谢排出体外,大脑完成“重启”,身体的应激反应平息,生理功能恢复稳定,这种混沌的感觉就会慢慢减轻、消失。通常情况下,轻微的认知障碍可能在术后几小时内有所改善,大部分患者在术后1-2天就能基本恢复到术前的精神状态。但也有少数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本身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经历了长时间、复杂手术的患者,恢复时间可能会延长至数天甚至一周左右。

四、如何帮助患者更快“穿越”回清醒?

1.加强术后监测与护理:术后,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确保身体各项指标稳定,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同时,会定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了解患者的苏醒程度。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为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有助于加快大脑功能的恢复。

2.促进麻醉药物代谢:鼓励患者术后尽早适量饮水,通过增加尿量,促进麻醉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体外。对于一些长时间使用麻醉药物或药物代谢较慢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如使用促进苏醒的药物,但这类药物的使用非常谨慎,必须权衡利弊,确保安全。

3.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术后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光线柔和的环境,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促进大脑放松。避免嘈杂的声音、强光刺激,让患者能安心休息,加速身体和精神的恢复。家人的陪伴与安抚也至关重要,轻声的交谈、温柔的照顾,能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帮助他们更快地度过术后的混沌期。

4.早期康复活动: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展康复活动,如翻身、坐起、床边站立、行走等。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的供血供氧,同时有助于身体各系统功能的恢复,增强患者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快地找回清醒、活力满满的状态。

五、总结

全身麻醉后醒来脑子懵懵的状态虽然会让患者有些不适,但这大多是麻醉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必过度惊慌。了解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医护人员采取的一系列帮助患者恢复的措施,能让患者和家属更加安心。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麻醉技术也在日益完善,未来有望进一步缩短患者术后的混沌期,让手术体验更加安全、舒适,帮助患者更快地从手术“穿越”回健康生活。

(王继红 郑州二砂医院 麻醉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