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VTE不仅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手术前后采取有效的VTE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一、VTE的风险因素
(一)手术相关因素
手术是VTE的重要诱因之一。手术过程中,血管内皮损伤、血液淤滞和高凝状态等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例如,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手术时间越长,VTE的风险越高。
(二)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VTE的发生风险。例如,肥胖、高龄、既往有VTE病史、恶性肿瘤等均是VTE的高危因素。此外,长期卧床、缺乏运动也会增加血液淤滞,促进血栓形成。
二、VTE预防的重要性
(一)降低死亡率
VTE是导致手术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因VTE导致的死亡率。例如,在骨科大手术后,使用药物预防可以将VTE的风险降低50%至80%。
(二)减少并发症
VTE不仅会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还可能引发长期的健康问题,如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和肺动脉高压。预防VTE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缩短住院时间
VTE的发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成本。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康复,减少不必要的住院时间。
三、VTE预防措施
(一)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是VTE预防的主要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低分子量肝素(LMWH)、普通肝素(UFH)、华法林等。这些药物通过抗凝作用,减少血栓的形成。对于高风险患者,药物预防通常需要持续到术后7至14天,甚至更长时间。
(二)机械预防
机械预防手段涵盖了弹力袜的应用和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的使用。这些辅助工具能够有效推动下肢血液循环,减少血液的淤积,进而降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发病风险。机械预防法的优势在于避免了出血的风险,然而,也可能会带来诸如皮肤损伤等不适感。
(三)综合预防
融合药物与机械预防的长处,综合预防策略特别适用于风险较高的患者群体。譬如,在骨科重大手术后,患者往往会采取LMWH与IPC的联合应用。
(四)早期活动
倡导病患在手术后尽快尝试离床活动,这对推动血液循环、预防血液停滞大有裨益。即便暂时无法完全离床,亦应在病床上执行适量的肢体运动。
四、VTE预防的实施与监测
(一)术前评估
在开展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性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此评估应涵盖详细的病史搜集、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测项目。针对那些处于高风险等级的患者,需预先规划并实施个性化的预防策略。
(二)术后监测
术后需严格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以便尽早识别VTE的初步征兆。一旦患者出现呼吸急促、胸部疼痛或下肢水肿等临床表现,应即刻展开深入的医学检查。
(三)患者教育
医护人员需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VTE预防的相关知识,以增强他们的自我照护技能。患者应掌握VTE的征兆及预防策略,主动配合医疗救治。
五、结语
手术前后采取有效的VTE预防措施对于降低VTE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通过药物预防、机械预防、综合预防和早期活动等多种手段,可以显著减少VTE的风险。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同时,患者也应积极参与预防措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只有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VTE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
六、展望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在VTE的预防和治疗领域将会有更多创新的策略和方法出现。例如,新型抗凝药物的研发、个体化医疗的推广以及精准医疗的应用,都有望进一步提高预防VTE的效率和安全性。此外,医疗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也将为VTE的监测和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通过这些前沿技术的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VTE的预防和治疗将更加精准、高效,最终实现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
(赵艳丽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