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风不是突然来袭:这些早期信号要记牢

2024-10-09 11:5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中风,医学上称为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很多人觉得中风是突然发生的,毫无征兆,其实并非如此。中风在发病前往往会发出一些早期信号,如果我们能够及时识别这些信号,采取有效的措施,就有可能避免中风的发生,或者减轻中风带来的危害。

一、中风的高危因素

在了解早期信号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下中风的高危因素。年龄增长是中风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55岁以后中风的风险会逐渐增加。有中风家族史的人,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患病风险也会比普通人高。高血压堪称中风的“头号杀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受损,容易形成血栓,引发中风。高血脂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物质增多,这些物质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糖尿病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更容易发生病变,增加中风的风险。此外,吸烟、酗酒、肥胖、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也会增加中风的发生几率。

二、中风的早期信号

头晕头痛

头晕和头痛是中风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这种头晕可能是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也可能是持续的昏昏沉沉,感觉头脑不清醒。头痛则可能是搏动性的,就像血管在跳动一样,也可能是持续性的钝痛。如果头晕头痛频繁发作,或者程度逐渐加重,就要警惕中风的可能。比如,平时偶尔会有轻微的头痛,但最近头痛变得频繁,而且疼痛程度明显加重,还伴有头晕,这时候就不能掉以轻心。

肢体麻木

一侧肢体突然出现麻木感,比如手指、脚趾、手臂或腿部,可能是中风的信号。这种麻木感可能是轻微的,就像有蚂蚁在爬,也可能是比较明显的,甚至会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有时候,麻木感还会伴有无力,比如拿东西拿不稳,走路时感觉腿发软。比如,在拿筷子吃饭的时候,突然发现右手的手指有些麻木,筷子都快拿不住了,这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中风的前兆。

言语不清

说话突然变得含糊不清,别人很难理解你的意思,或者自己感觉说话费力,发音不准确,也可能是中风的表现。比如,平时说话很流利,但突然有一天说话变得结结巴巴,一些简单的词语都说不清楚,像把“苹果”说成“平锅”,这时候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视物模糊

视力突然下降,看东西模糊不清,或者出现视野缺损,比如只能看到一侧的物体,另一侧看不到,也可能是中风的早期信号。有时候,还会出现复视,就是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比如,在看报纸的时候,突然发现字变得模糊不清了,或者走路的时候,只能看到右边的路,左边的路好像被挡住了一样,这时候就要引起重视。

口角歪斜

照镜子时发现自己的口角向一侧歪斜,流口水,可能是中风导致的面部神经受损。同时,还可能会伴有鼓腮漏气、吹口哨吹不响等症状。比如,早上刷牙的时候,发现嘴角漏水,照镜子一看,口角歪向了一边,这时候就要赶紧去医院。

平衡失调

走路不稳,容易摔倒,或者感觉身体失去平衡,可能是中风影响了小脑的功能。比如,平时走路很稳,但最近走路总是摇摇晃晃,像喝醉了酒一样,甚至走着走着就摔倒了,这时候就要考虑中风的可能性。

三、发现早期信号后的应对方法

一旦发现中风的早期信号,千万不要惊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首先要保持冷静,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向医护人员说明患者的情况和症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让患者平躺,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如果患者有假牙,要及时取出。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尤其是头部,避免加重病情。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让他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如果有条件,可以测量患者的血压,但不要随意给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以免血压过低影响脑部供血。

四、预防中风的方法

除了及时识别早期信号,预防中风也非常重要。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坚持适量的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治疗。

中风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早期信号,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积极预防,就能够有效降低中风的发生风险,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王雅婵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一病区)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