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你的腰,是不是“盘”它太狠了?——揭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真相

2024-05-22 13:0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你有没有试过,刚想英姿飒爽地弯腰捡个硬币,结果差点被自己的腰“出卖”?别说英雄救美了,救自己都费劲。现代人嘛,手机不离手、椅子不离身,连腰椎间盘都开始“情绪化”了,一不小心就上演“突出重围”的大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职场打工人、家庭搬运工、健身小能手都绕不开的老熟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看看到底是谁把你的腰给“盘”坏了!

一、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是不是“腰子掉了”?

首先,放心,你的“腰子”(肾)并没有掉,也不是肾虚。腰椎间盘突出,英文叫做Lumbar Disc Herniation,是指位于椎骨之间的椎间盘,因为退变、劳损、外伤等原因,内部的髓核“突破纤维环的束缚”,突出到椎管内,压迫神经,于是你开始“腰疼腿麻一条龙”。

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肉夹馍”:中间的“肉”是髓核,外面那层“馍”是纤维环。当你反复折腾它(比如长时间坐着、搬重物),那“肉”就可能从“馍”里挤出来,压到了你的“神经线”。

二、谁容易“盘坏”自己的腰?

腰椎间盘突出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很多年轻人也在偷偷“领证”。这几年它的“受害人”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常见高危人群如下:

1、上班族/久坐党

每天10小时对着电脑,腰部一直保持同一个姿势,肌肉疲劳,椎间盘受压。

2、爱搬重物的健身者

动作不规范,过度负重,容易“硬核伤腰”。

3、家务狂人/新手爸妈

长时间弯腰拖地、抱娃、做饭,腰部反复负重,积劳成疾。

4、睡姿不佳者

喜欢趴着睡、软床睡,不知不觉中“压弯”了自己的腰。

说白了,如果你的生活是“久坐+缺乏锻炼+姿势错误”,那你已经站在“腰突”的悬崖边上了。

三、腰椎间盘突出到底有多“痛”?

“屁股疼、腿麻、走不远”——这是很多患者的共同体验。

症状因人而异,但常见表现有:

1、腰痛:钝痛、酸痛或刺痛,活动加重。

2、腿痛(坐骨神经痛):从屁股放射到大腿、小腿甚至脚跟,常常是单侧。

3、麻木感:如同腿上裹了层厚袜子,触感迟钝。

4、活动受限:坐不了太久,站不住太久,走两步要歇一歇。

5、严重时:大小便功能障碍,这是“马尾神经综合征”,需要紧急手术。这是一种“你以为自己还能跑,但身体已经偷偷关机”的状态。

四、检查和确诊:不是所有腰疼都是“腰突”

别慌,腰疼 ≠ 腰椎间盘突出。确诊通常需要影像学检查:

1、MRI(核磁共振):首选!能看到突出部位和神经压迫情况。

2、CT、X线:辅助判断椎体结构、骨质问题。

当然,还需要结合医生的体格检查,比如“直腿抬高试验”等。

五、治疗方案:保守派和手术派怎么选?

1、保守治疗(90%以上患者适用)

休息+正确姿势:避免弯腰提重、久坐。

理疗:热敷、电疗、牵引等可缓解症状。

药物:消炎止痛药、肌松药等。

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麦肯基法”、“小燕飞”等。

重点:急性期休息,缓解期锻炼!千万别一痛就躺,一不痛就猛练。

2、手术治疗(适用于以下情况)

保守治疗无效超过3个月;

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出现下肢肌力明显减弱或大小便障碍。

常见术式有椎间盘切除术、椎间孔镜手术等,微创为主,恢复快。

六、如何“盘”好你的腰:预防才是王道!

想让腰椎乖乖听话,关键在于“爱它、护它、不乱来”。

1、改掉久坐

每隔30-40分钟起来活动3-5分钟。

2、强化腰背肌

规律锻炼核心肌群,比如平板支撑、游泳、小燕飞。

3、正确搬重物姿势

蹲下再抬,不要弯腰抱。

4、坐姿正确

腰背贴靠椅背,椅子别太软。

5、体重管理

别让你的腰椎“超载运行”。

结语:别让腰椎间盘“气跑出家”

很多人忽略了腰椎间盘的“情绪值”:你越对它苛刻,它就越容易“罢工”。疼的时候,它可能只是提醒你“累了”;再不在意,它就会直接用“电击”让你痛醒。

所以,别再“盘”你的腰了,让它也喘口气吧!

如果你已经有轻微的症状,或者想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护腰锻炼计划,欢迎随时来问我!你的腰,我帮你“护到底”。

(孙文星 郑州市骨科医院 综合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