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生儿娇嫩的皮肤上,一片粉红的斑块常被误认为“天使之吻”,却可能是伴随终生的葡萄酒斑血管瘤(鲜红斑痣)。这种先天性的毛细血管畸形虽为良性病变,但若发生于头面部,可能引发外观焦虑、组织增生甚至功能障碍。本文将结合临床研究与护理实践,解析其治疗前景与科学护理策略。
一、葡萄酒斑的“红颜密码”:从胚胎发育到终身印记
1.发病机制:血管发育的“迷途”
-微静脉扩张:胚胎期微静脉发育异常,导致真皮层血管持续扩张,形成直径0.1-1毫米的毛细血管丛;
-神经调控失衡:局部神经肽(如P物质)分泌异常,加剧血管扩张;
-基因易感性:GNAQ基因突变与葡萄酒斑发病密切相关,家族遗传风险增加3倍。
2.临床特征:从“胎记”到“增生”的演变
葡萄酒斑血管瘤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以面颈部多见,占75-80%,不会自然消退,不经治疗一般将伴随患者终生,对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影响十分严重。
-早期表现:出生时为平坦的粉红色斑块,压之褪色,边界清晰;
-进展阶段:随年龄增长,斑块颜色加深至紫红色,表面增厚呈结节状;
-并发症风险:10%患者合并Sturge-Weber综合征(累及眼、脑),20%出现局部组织增生。
二、科学治疗:破解“红胎记”的密码
传统治疗:
葡萄酒斑血管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有十余种,如冷冻、放射性核素敷贴、纹身、植皮、激光照射等,但这些治疗方法或遗留瘢痕或不能彻底消除病变颜色,疗效均不理想。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以切除移植中厚、全厚皮片或局部转移皮瓣修复治疗葡萄酒斑血管瘤较多,但存在手术植皮区边缘瘢痕、颜色质地差、皮片收缩等问题。目前多用于治疗明显增厚和(或)结节增生型的患者。
光动力治疗: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冷化学反应,不同于激光的热作用,它是联合利用光敏剂、光和氧与靶组织相互作用,进行选择性光化学破坏的治疗方法。
光敏剂:海姆泊芬(Hemoporfin),即血卟啉单甲醚(hemo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化学纯度达99.8%,代谢迅速,皮肤的光敏反应持续时间约3-14天,避光时间短。
HMME结构单一、化学组成稳定,临床不良反应更小。1996年开始将其应用于葡萄酒斑血管瘤的PDT治疗,2017年3月正式上市应用于临床。
光动力治疗葡萄酒斑血管瘤的特点:
①高选择性
②无瘢痕治疗,不损伤表皮层和真皮深层
③疗效稳定可靠,葡萄酒斑血管瘤扩张畸形的毛细血管网经PDT治疗后,一旦被破坏,便难以修复再生,复发的可能性很小
④消退均匀,治疗次数少
⑤治疗时间短,处置方便
⑥毒性低,安全,可以多次重复治疗等特点。
三、精心护理:助力“红胎记”逆袭之路
治疗过程中的反应:
烧灼感轻到中度
疼痛轻到中重度
肿胀无到轻度
色泽变化加深、灰白等
光动力治疗(PDT)后护理
水肿或肿胀(特别是眼睑或唇等部位,一周后多可消肿。)
护理:照光后局部皮肤即开始出现水肿反应,一般持续3~5d。即刻用冰袋冷敷24h,可减轻疼痛和水肿。严重者口服泼尼松片每次5mg,3次/d(儿童酌减),一般服用3d即可,以减轻水肿。
疼痛
护理:可间断冰敷,必要时口服非阿片类止痛药物。
渗出
护理:少量渗出,可用无菌棉球轻轻蘸干,以免结厚痂致护理困难、瘢痕形成等;若眼部分泌物较多,可滴用0.25%氯霉素滴眼液或红霉素眼膏等。
结痂
护理:注意避免外力触碰痂面,薄痂持续半月,多可脱落不需特别处理,勿强行揭除痂皮,尤其小儿应严加看护;结痂较厚者,须注意有无痂下感染,必要时适时给予抗感染治疗,以防止结疤;鼻唇沟、嘴角处结痂者应尽量减少该处肌肉活动,如大笑、用力咀嚼等动作,以免撕裂痂面引起感染及愈合不良、形成瘢痕等。
光敏反应
护理:应加强严格避光措施,可口服激素(强的松)或抗过敏药物(扑尔敏,仙特敏)等,防止光过敏。
色素沉着
护理:减少阳光照射或酌情涂抹防晒霜等,减轻暴露部位的色素沉着。
环境与饮食的指导
环境:治疗后2周内,应全身严格避免阳光,一般室内灯光、电脑、电视、手机可以使用;
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E、胡萝卜素、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或水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促进光敏剂从体内排出。
四、多维度护理:升华“红胎记”的每次蜕变
心理支持:从“容貌焦虑”到“自我接纳”;
认知行为干预:通过“外貌-能力”认知重构训练,降低患者对斑块的关注度;
社交支持:加入血管瘤患者互助小组,分享康复经验,提升心理韧性;
美学修复:对成年患者,可采用彩妆覆盖斑块,改善社交自信。
结语:与“红胎记”共生的智慧
葡萄酒斑血管瘤的护理是一场需要医学、护理、心理多学科协同的持久战。通过早期干预、精准护理与长期健康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外观显著改善与心理重建。正如一位术后患者所言:“光动力扫除的是红印,而护理重建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唯有以科学为盾,以耐心为矛,方能在这场与“红胎记”的较量中,实现从“生存”到“生活”的逆袭。
(钱丽伟 河南省人民医院 血管瘤科二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