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慢性肾病小科普

2024-05-11 13:1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目前全球患病人数超过8.5亿人,慢性肾脏病所带来的疾病负担正在急剧增加。我国约有10.8%的成人患有慢性肾脏病,即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患有肾脏病,但我们自己却不知道;它起病隐匿,早期通常没有特殊症状,不易被发现,常被忽视而错过治疗时机。目前,肾脏疾病已成为排名第八的死亡原因,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预计2040年,肾脏疾病将成为导致寿命缩短的第5大原因。

因此,推荐最好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体检时应包括对肾脏疾病的常规筛查,及早发现健康隐患。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慢性肾病吧。

一.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超过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和不正常的肾脏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影像学异常,或不明原因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60ml/min)。

二.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表现

慢性肾脏疾病发病初期症状多不典型。一经发现可能已经达到了肾衰竭或者尿毒症期。其常见临床表现如下:

1.水肿

水肿是肾病常见的表现,是因为肾脏病可引起水钠潴留,体内水份过多就会出现水肿。

2.尿泡沫增多

尿泡沫增多主要是因为尿中蛋白和糖含量增高引起的。尿中少量蛋白往往没有任何不适感而容易被忽视,但是尿常规检查是可以发现尿蛋白、尿糖的,所以如果您一但发现泡沫尿一定要去医院查尿常规。

3.血尿 

血尿的产生是提示肾脏的滤过膜受损。多数情况下是尿中只有少量的红细胞,肉眼不可见,只能通过显微镜才能看见,称为“镜下血尿”,尿常规检查是可以发现的。严重的可见肉眼血尿,一般呈暗红色或者酱油色,严重的可见像“洗肉水样”的肉眼血尿,出现这种情况请及时就医。

4.高血压 

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肾脏受损则引起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肾素分泌增加,就会出现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所以高血压病人亦应注意检查尿常规。

5.容易疲劳、乏力 

主要原因是肾功能下降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导致贫血,称为肾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全身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贫血的严重程度往往与肾功能下降的程度一致。当肾功能下降后,毒素会在体内蓄积,超过一定程度时就会刺激胃肠道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慢性肾病患者进入肾衰竭期以后则症状进一步加重,有时可出现心衰、严重高钾血症、酸碱平衡紊乱、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三.如何预防慢性肾脏病?

定期检查尿液是肾脏病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一旦发现排尿泡沫较多,时常疲劳,并伴有乏力、恶心,或者眼皮、下肢出现水肿,血压增高的情况,需要尽快就医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保护肾脏健康,需从日常生活做起。饮食要低盐、低脂肪;多吃蔬菜和水果,特别是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要有适量的运动,戒烟和限制饮酒,保持心理平衡等,有助于降低肾脏疾病的风险。  

此外,控制慢性病也很重要,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是肾脏疾病的重要诱因。积极控制这些慢性病,有助于保护肾脏健康。避免肾损伤行为:如滥用药物、长时间憋尿、过度劳累等,都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应避免这些行为,保护肾脏健康。

(王学珍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肾病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