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是肾脏病变的统称,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功能的损害,从而导致肾脏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等病症。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肾脏功能逐渐丧失,严重时甚至需要肾脏移植或透析治疗。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过滤血液,排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形成尿液;肾脏的健康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肾病的认识,及时发现并治疗肾病。
肾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因此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至关重要。
一.肾病的发病原因
肾脏病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感染因素、药物因素、免疫异常、遗传因素及其他因素等。
1.感染因素
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支原体感染等。
2.药物因素
肾毒性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中药、抗肿瘤药物等。
3.免疫异常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多数为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炎性介质的参与下,导致肾小球损伤。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可累及肾脏,导致继发性肾脏疾病。
4.遗传因素
主要因基因突变导致,可见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等。
5.其他因素
如结石、肿瘤、糖尿病、高血压、重金属等导致的肾病。
二.肾病的常见症状
肾脏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水肿、高血压、尿液改变(如尿量减少或增多、蛋白尿等)、腰痛、疲劳等。这些症状可能因人而异,因此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三.肾病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第一种是原发性的肾小球疾病,其中包括原发性肾病综合症、肾小球肾炎。
第二种是代谢病相关肾损害,比如我们最常见的糖尿病肾病。
第三种是遗传性的肾脏病,比如多囊肾病。
第四种是药物性肾损害,比如造影剂肾病。
第五种是我们常见的泌尿系感染。
第六种是慢性肾衰竭。
四.肾病的诊断与检查方法
肾病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血液检查、超声波检查、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五.肾病的治疗手段
肾脏病的治疗手段因病情而异,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透析治疗和肾脏移植等。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透析治疗是通过人工方式替代肾脏功能,帮助患者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肾脏移植则是通过手术将健康的肾脏植入患者体内,恢复肾脏功能。
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患者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锻炼,调整生活方式,以提高生活质量。
六.预防肾病,从生活细节做起
预防肾脏病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保持健康的饮食,适量摄入蛋白质,限制盐分和油脂的摄入,适量饮水,避免长时间憋尿,有助于肾脏排除废物和多余水分;增加体育锻炼,保持适中的体重;戒烟限酒,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肾脏问题。
肾病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提高认识、提前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能有效守护“肾”命。通过了解肾脏病的相关知识,我们还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肾脏病,共同守护我们的肾脏健康。
(王学珍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肾病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