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核磁共振检查时 “咚咚咚” 响,别慌!这是机器在 “说话”

2025-01-21 15:4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院的检查室里,当你平躺在核磁共振(MRI)检查床上,随着机器启动,耳边突然响起密集而响亮的“咚咚咚”“哒哒哒”声,仿佛置身于一个嘈杂的工地,难免会感到紧张和不安。别害怕!这些看似吓人的声音,其实是MRI机器在向你“诉说”它的工作状态,是它为了给医生提供精准的身体内部图像而发出的“工作交响曲”。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翻译”这些声音,揭开MRI背后的神秘面纱。

一、MRI的“工作语言”:声音从何而来?
要理解这些响声,我们首先要知道MRI是如何工作的。简单来说,MRI就像是一个“人体扫描仪”,利用强大的磁场、无线电波和梯度磁场,为我们的身体拍摄精细的“内部照片”。在这个过程中,发出响声的“主角”是梯度磁场系统。

梯度磁场就像MRI机器的“定位器”,它能让机器准确区分身体的不同部位,比如区分大脑的左半球和右半球,或是分辨肝脏和肾脏的边界。当梯度磁场启动时,电流会快速通过缠绕在磁体内部的线圈,这些线圈在磁场中受力后会产生剧烈震动。想象一下,你用手快速拉扯橡皮筋,橡皮筋会发出“嗡嗡”的震动声;而梯度磁场中的线圈就像成千上万根同时震动的“巨型橡皮筋”,震动传递到机器外壳,就变成了我们听到的“咚咚咚”“哒哒哒”声。这些声音的强度和频率,会随着扫描部位、成像序列的不同而变化,有时轻柔,有时急促,就像机器在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说话”。

二、声音背后的“工作模式”:不同声音,不同任务
在MRI检查中,你可能会听到多种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其实对应着机器不同的工作模式。比如,持续的“嗡嗡”声,可能是机器在建立主磁场,为后续扫描做准备;而突然响起的高频“哒哒”声,很可能是梯度磁场在快速切换,进行精细的空间编码。

以头部MRI检查为例,当医生需要观察大脑的细微结构时,会使用高分辨率的成像序列。这时,梯度磁场需要更快速、更频繁地切换,因此会发出更加急促、响亮的声音。就像打印机在打印高清图片时,会比打印普通文档运转得更快速、声音更大一样。而在扫描腹部时,由于扫描范围较大,成像时间较长,声音可能会呈现出有规律的“咚咚”声,持续时间也更久。

三、真实案例:声音虽大,检查安心
45岁的张女士在第一次做腰椎MRI检查时,被突如其来的巨大响声吓得浑身发抖,甚至想中途放弃检查。医生耐心地向她解释了声音的来源,并教她通过佩戴耳塞、听音乐来缓解紧张情绪。检查结束后,张女士感慨道:“虽然声音听起来很吓人,但知道这是正常现象后,心里就踏实多了。而且检查过程中一点都不疼,比我想象中轻松多了!”

事实上,MRI检查是一种非常安全、无创的检查方式,没有辐射风险。尽管声音听起来有些“震撼”,但它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时刻通过监控设备观察你的情况,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四、应对“机器交响乐”:让检查更轻松
为了让大家在MRI检查时更加舒适,医院和设备厂商也采取了很多措施。现在的MRI设备大多配备了降噪耳机,播放舒缓的音乐,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同时,检查前医生会详细告知检查流程和注意事项,让你心里有底。

如果你还是感到紧张,可以在检查前和医生沟通,了解大概会听到哪些声音;检查时,尝试深呼吸,放松身体,想象自己正在享受一场“声音按摩”。记住,每一声“咚咚咚”,都是机器在努力为你绘制精准的健康图像,是守护你健康的“安全信号”。

下次再听到MRI机器的响声,不用再惊慌失措,因为你已经知道,这些声音是现代医学科技的“语言”,是医生诊断疾病的“得力助手”。带着这份了解和安心,让我们以更从容的心态面对MRI检查,为健康保驾护航!

(王猛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