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颅内动脉闭塞,你需要了解的关联知识

2025-03-16 12:1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颅内动脉闭塞是指颅内动脉由于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炎、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血管腔完全或部分阻塞。这种状况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或梗死,是中风的一种常见类型。下面将详细介绍颅内动脉闭塞的相关知识。

 1. 颅内动脉的解剖结构

颅内动脉系统是人体最复杂的血管网络之一,主要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主要负责供应大脑前半部分的血液,具体包括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等分支,这些动脉分支深入大脑皮层和基底核区,确保这些关键区域的血液供应。而椎基底动脉系统则由两侧的椎动脉汇合形成基底动脉,供应大脑后半部分、脑干和小脑的血液。这些动脉在颅内分出许多细小的分支,形成错综复杂的血管网络,以确保脑组织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

 2. 颅内动脉闭塞的原因

- 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导致颅内动脉闭塞的最常见原因。动脉内壁由于长期受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影响,逐渐沉积脂质和纤维组织,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不仅使血管腔狭窄,还可能破裂形成血栓,进一步阻塞血管。

- 血栓形成:血栓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上形成,或者由于心源性栓塞(如心房颤动)导致的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堵塞血管腔。

- 血管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巨细胞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引起血管壁炎症,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这类炎症反应不仅影响血管功能,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

- 外伤:头部外伤可能导致颅内动脉损伤,形成血栓或直接导致血管闭塞。严重的外伤还可能引发颅内出血,进一步加重病情。

- 其他原因:包括动脉瘤、血管畸形、肿瘤压迫等。这些因素虽然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往往病情复杂,治疗难度较大。

 3. 颅内动脉闭塞的症状

颅内动脉闭塞的症状因其发生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的症状包括:

- 偏瘫:由于大脑半球供血不足,导致对侧身体运动能力丧失。患者可能无法自主活动肢体,甚至出现肌肉萎缩。

- 感觉障碍:对侧身体感觉减退或丧失,患者可能无法感知温度、疼痛等外界刺激。

- 语言障碍:如果闭塞发生在大脑左半球的特定区域,如布罗卡区或韦尼克区,可能导致失语症,患者无法正常表达或理解语言。

- 视觉障碍:闭塞可能影响视觉通路,导致视野缺损或视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甚至失明。

- 认知功能障碍:高级认知功能受损,如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 头痛和意识障碍:严重时可能出现剧烈头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这些症状提示病情危重,需立即就医。

 4. 颅内动脉闭塞的诊断

- 临床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评估,询问病史,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颅内动脉闭塞。

- 影像学检查:CT扫描、MRI、MRA(磁共振血管造影)、CTA(CT血管造影)等可以直观显示颅内血管情况和脑组织损伤。这些检查不仅能确定闭塞的部位和程度,还能评估脑组织的缺血范围。

- 血管造影:通过动脉插管进行血管造影,是诊断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金标准。该方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血管图像,帮助医生制定精确的治疗方案。

- 血液检查:检查血脂、血糖、凝血功能等指标,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这些指标不仅有助于诊断,还能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5. 颅内动脉闭塞的治疗

- 急性期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血压、控制血糖等,目的是尽快恢复血流,减少脑组织损伤。溶栓治疗需要在发病后的黄金时间内进行,以最大限度地挽救脑细胞。

- 血管内治疗:如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用于清除或绕过血管阻塞。这些介入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闭塞的重要手段。

- 外科手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颅内动脉搭桥手术或血栓切除术。外科手术虽然创伤较大,但对于某些复杂病例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 二级预防:包括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戒烟等,以预防再次发生闭塞。二级预防是确保患者长期健康的关键环节。

 6. 预后和预防

颅内动脉闭塞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闭塞的部位、程度、治疗的及时性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预防措施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控制慢性疾病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对于预防颅内动脉闭塞至关重要。

结语

颅内动脉闭塞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状况,需要迅速识别和处理。通过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可以促进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减少中风的发生率和致残率。医学界持续在研究新的治疗方法,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不断进步,为颅内动脉闭塞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希望。

(冯琛懿 河南省人民医院 脑血管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