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跳骤停,生死一线间:心肺复苏术的家庭自救指南

2025-02-17 09:5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偶尔会遭遇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其中,心跳骤停无疑是最为危急的一种。当一个人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血液循环中断,生命之火瞬间熄灭,留给抢救者的时间往往只有宝贵的几分钟。在这生死一线间,心肺复苏术(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成为了挽救生命的关键技能。对于家庭成员而言,掌握心肺复苏术,不仅意味着在关键时刻能够自救互救,更是对家人生命的负责与守护。

一、认识心跳骤停:生命的无声警报

心跳骤停,医学上称为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有效的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全身各器官迅速缺氧。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脏病发作、溺水、电击、窒息等。心跳骤停发生后,大脑将在几分钟内因缺氧而受到严重损害,若不及时进行干预,死亡将不可避免。因此,识别心跳骤停的早期症状,如突然的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皮肤苍白或发绀等,对于及时启动急救至关重要。

二、心肺复苏术:生命的重启键

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旨在通过人工方法恢复心跳和呼吸功能,为后续的医学救援赢得宝贵时间。CPR主要包括两个核心步骤: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1. 胸外按压

位置:患者仰卧于坚硬的平面上,救援者跪于患者一侧,将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两乳头连线中点),另一只手掌重叠其上,手指交叉或翘起,避免压迫肋骨。

力度与频率:以身体重量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成人),儿童和婴儿则根据年龄调整深度。按压频率应为每分钟100-120次,保持节奏均匀。

注意事项:避免中断按压,每次更换救援者时,按压中断时间应不超过10秒。

2.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首先确保患者头部后仰,使气道保持开放状态。

通气方法:救援者捏住患者鼻孔,用口完全覆盖患者口部,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观察胸廓是否起伏。

注意事项:对于未经训练的救援者,若不愿或无法进行人工呼吸,可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同样有效。

三、家庭自救指南:准备与行动

1. 学习CPR

家庭成员应至少有一人接受过正式的心肺复苏术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许多社区、医疗机构和在线平台都提供免费的CPR培训课程。

2. 准备急救包

家中应备有急救包,包含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口罩、手套、消毒纱布、止血带等基本急救用品。AED能在心跳骤停早期自动识别并电击心脏,恢复心律,是CPR的重要辅助工具。

3. 建立紧急联络机制

家庭成员应了解彼此的健康状况,建立紧急联络机制,包括急救电话、附近医院的联系方式以及家庭成员间的紧急通讯方式。

4. 模拟演练

定期进行家庭急救模拟演练,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而准确地采取行动。演练中,可以模拟心跳骤停场景,练习CPR技能,同时检验急救包的完备性和易用性。

四、结语:守护生命,你我同在

心跳骤停,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生死考验,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心肺复苏术,就能在关键时刻成为守护生命的英雄。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单元,其成员间的相互支持与协作,是应对紧急状况时最坚实的后盾。让我们共同努力,学习CPR,准备急救包,建立紧急联络机制,通过模拟演练提升应对能力,为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在生死一线间,让我们用爱与勇气,共同书写生命的奇迹。

(吴正木 罗山县人民医院 急诊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