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孕期产检全攻略:哪些检查必须做?何时做?

2025-01-07 20:3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产检是保障母婴健康的核心环节,科学规划产检项目和时间节点,可有效降低妊娠风险。以下为孕期必做检查清单及时间安排,供准妈妈参考。

一、孕早期(1-12周)

1.确认宫内妊娠(6-8周)

检查项目:腹部B超或阴道B超

核心指标:确认胚胎着床位置、胎芽长度、原始心管搏动

注意事项:腹部B超需憋尿,阴超需排空尿液;若发现宫外孕需立即干预。

2.基础健康评估(6-8周)

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型、空腹血糖、肝肾功能、乙肝/梅毒/HIV筛查、心电图

关键意义:排查贫血、感染、肝肾异常及传染病风险,建立母子健康档案。

3.NT检查(11-13+6周)

检查内容: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T值)

风险预警:NT值≥2.5mm提示染色体异常风险,需进一步行无创DNA或羊水穿刺。

二、孕中期(13-28周)

1.唐氏综合征筛查(15-20周)

检测方式:血清学筛查(AFP+HCG+uE3)

结果处理:高风险孕妇需行无创DNA(12-22+6周)或羊水穿刺(16-22周)。

2.系统超声检查(20-24周)

俗称:大排畸

检查范围:头颅、面部、心脏、脊柱、四肢、腹腔脏器等结构畸形

优化建议:检查前适当活动促进胎动,便于多角度观察。

3.妊娠期糖尿病筛查(24-28周)

检测方法: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诊断标准:空腹血糖≥5.1mmol/L,或1小时≥10.0mmol/L,或2小时≥8.5mmol/L

干预措施:饮食控制(限制精制糖)、增加运动,必要时胰岛素治疗。

三、孕晚期(28周至分娩)

1.胎儿生长监测(30-32周)

检查项目:B超评估胎儿大小、胎位、羊水量、胎盘成熟度

风险预警:羊水指数<5cm或>25cm需警惕胎儿窘迫或发育异常。

2.胎心监护(32周起)

监测频率:32-36周每2周1次,36周后每周1次

异常判断:胎心率基线变异减少、频繁晚期减速提示宫内缺氧。

3.阴道分泌物检查(36周)

筛查目标:B族链球菌(GBS)感染

临床意义:GBS阳性孕妇分娩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

4.分娩前评估(37-40周)

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B超、胎心监护

决策依据:宫颈成熟度、胎儿大小及胎位决定分娩方式。

四、产检通用注意事项

证件准备:身份证、医保卡、既往检查报告

饮食管理:需空腹项目(如糖耐量试验)前禁食8-12小时,其余时间保持正常饮食

着装要求:选择开衫上衣、宽松裤子,避免连体衣或金属配饰

异常处理:出现阴道流血、剧烈腹痛、胎动异常(<3次/小时或>30次/小时)需立即就医

心理调适:避免过度焦虑,可通过孕妇瑜伽、冥想缓解压力

五、非必检项目说明

无创DNA/羊水穿刺:仅针对唐筛高风险、高龄孕妇(≥35岁)或家族遗传病史者

胎儿MRI:仅用于超声发现结构异常时的进一步诊断

TORCH筛查:建议孕前完成,孕期仅对有接触史者检测

产检是贯穿孕期的健康守护行动,建议选择固定医院建立连续性产检档案。每次产检后需与医生充分沟通,理解检查目的及结果意义,避免盲目焦虑或忽视风险。科学产检配合健康生活方式,是迎接新生命的最佳保障。

(刘梦杰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产七病区)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