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是一种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常见于儿童和成年人。这种疾病的早期症状往往很容易被忽视或与其他常见疾病混淆,因此了解急性白血病的起病特征及预警信号非常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白血病的起病特征、预警信号,以帮助更多人及时识别和就医。
一、急性白血病的概述
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两种类型。它们的共同点是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殖,抑制了正常血细胞的生成,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出血倾向加重等问题。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化学物质暴露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急性白血病的起病特征
1.发热
急性白血病患者常常出现发热,这种发热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的异常增殖,造成正常白细胞数量的显著减少,导致免疫功能的下降。
免疫功能下降后,容易引发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低热或高热(39-40℃),并伴有畏寒、出汗等症状。
发热的存在可能是白血病首次发作的信号,因此任何不明原因的发热都应引起重视。
2.贫血
急性白血病以贫血为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
面色苍白:由于骨髓中正常红细胞生成受到抑制,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导致皮肤、口唇及指甲颜色变得苍白。
乏力和心悸:由于氧气供应不足,患者常感到乏力、心悸,特别是在活动后症状更加明显。
贫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体力和日常生活,因此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
3.出血
急性白血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原因主要是白血病细胞抑制了血小板的生成,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出现以下表现:
皮肤瘀点:患者可能在皮肤上出现微小的瘀点或瘀斑。
鼻出血和牙龈出血:患者可能在刷牙或小碰撞后出现鼻血或牙龈出血。
严重出血:若血小板数量非常低,可能在消化道出现出血(如黑便或呕血)或者颅内出血,这些情况是极其危急的。
4.淋巴结肿大
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白血病细胞可能浸润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能触摸到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的肿大淋巴结。淋巴结通常无痛,无粘连,且随病程进展可逐渐增大或融合。
三、急性白血病预警信号
1.面色苍白
如前述,随着红细胞数量的减少,患者的皮肤和口唇颜色会逐渐变得苍白。这种苍白通常是由贫血引起的,并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加重,且不易通过休息或饮食改善。家属和朋友可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观及状态,及时发现这一前兆。
2.乏力
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即使进行轻微的活动后也会感到无力,这表明身体缺乏足够的血氧供应。疲劳的表现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愈加明显,如走路、爬楼梯会感到明显的乏力。
3.头晕
由于贫血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患者在突然站立或长时间蹲下起立时可能会感到头晕,症状可能伴随眼前发黑或短暂的眩晕,较严重时可能导致跌倒。任何模糊的意识状态都应该引起重视。
四、什么时候就医?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立即就医:
持续高热或反复发热,尤其是伴随寒战和出冷汗。
面色苍白、乏力,特别是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
易出血或瘀斑,如皮肤上出现不明原因的淤点、紫斑、鼻子频繁出血,以及牙龈出血等症状。
淋巴结肿大,伴随无痛性肿块的出现。
频繁出现头晕、昏厥,尤其是在站立或坐下后突然起立时感到眩晕。
就医时,务必向医生详细描述所有症状,包括症状的持续时间、性质、伴随症状等,并询问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血液检查或骨髓检查,这对确认急性白血病的诊断至关重要。
五、预警信号的认知
患者及其家属应增强对急性白血病预警信号的认识,学习识别身体信号,并加强与医疗团队的沟通。医生、护士以及营养师等多个专业人员可以给予患者全面支持,帮助进行生活方式调整,降低潜在的风险。
六、家属的支持
家属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支持作用。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家属应:
陪伴患者就医,帮助其收集症状信息,提高就医信息对医生的透明度。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包括焦虑、沮丧等,如有必要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协助患者进行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确保反映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增强体力。
总结
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快速且复杂,早期症状多样,患者及其家属必须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及时识别可能预警的信号,包括发热、贫血、出血和淋巴结肿大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了解急性白血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心理辅导和家庭支持,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郁月华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一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