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时,看着护士扎针输液,不少人心里直打鼓:这细细的针头,真能给身体“输送能量”?在肿瘤内科,静脉治疗更是成了患者的“生命线”,化疗药、营养液全靠它送进身体。作为肿瘤内科护士,每天都要和这些“生命通道”打交道,今天就带大家揭开静脉治疗的神秘面纱,看看如何安全又高效地搭建这条身体“运输线”!
一、静脉治疗:身体里的“快递专线”
咱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庞大的城市,血管就是城市里的“交通网络”,而静脉治疗就是为身体开通的“快递专线”。普通吃药就像让药物“坐公交车”,要经过胃肠道消化、肝脏“安检”,药效会打折扣;静脉治疗直接把药物、营养液送进血管,就像走“高速公路”,能快速到达身体各个角落,效率拉满!
在肿瘤内科,静脉治疗更是“刚需”。化疗药要靠它精准打击癌细胞,营养液要靠它给虚弱的身体“充电”,有些药物对血管刺激大,还得想办法保护血管不被“腐蚀”。可以说,一条好的“生命通道”,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五花八门的“通道装备”
静脉治疗的“装备库”里,针头、导管种类繁多,每样都有独特的用处:
(一)钢针:最常见的“入门款”
输液钢针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普通针头,细细尖尖,扎进血管后接上输液管就能给药。它价格便宜、操作简单,适合短期输液,比如打一针退烧针、输一次消炎药。但钢针有个大缺点:容易刺破血管,而且只能用一次,反复扎针不仅疼,还可能损伤血管内膜,引发静脉炎。
(二)留置针:方便又耐用的“升级款”
留置针是钢针的“进化版”,针头外面套着一根柔软的导管。扎针时,把导管和钢针一起插进血管,然后抽出钢针,留下导管在血管里。这样一来,输液结束后不用拔针,用肝素帽封管,下次输液直接接上就行,能重复使用3 - 5天。对于需要连续输液的患者,留置针既减少了扎针痛苦,又保护了血管,堪称“贴心小天使”。
(三)中心静脉导管:长期输液的“终极武器”
如果需要长期输液,比如几个月的化疗,就得请出“重量级选手”——中心静脉导管。这类导管又分好几种:
1.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从手臂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把导管一直送到靠近心脏的大血管。PICC能用几个月甚至一年,日常维护方便,患者带着它能正常生活,洗澡时做好防护就行。
2. CVC(中心静脉置管):一般从颈部、锁骨下静脉穿刺,直接把导管送到上腔静脉。CVC操作快,但留置时间短,通常不超过1个月,而且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3. 输液港:这是“隐藏款”神器,把导管埋进血管,在皮肤下装一个小港体,平时完全看不出来。输液时用无损伤针穿刺港体,不用时封管就行,维护周期长,适合长期化疗的患者,游泳、洗澡都不受影响,堪称“低调又实用”。
三、搭建“生命通道”的硬核操作
别以为静脉治疗就是简单扎针,里面的学问可多了!
(一)选血管:避开“雷区”找“黄金地段”
扎针前,护士要像“寻宝人”一样,仔细寻找合适的血管。优先选粗、直、弹性好的血管,比如手臂内侧的血管;尽量避开关节部位,不然活动时容易压迫导管;还要避开有炎症、疤痕、硬化的血管,这些都是“雷区”。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护士会像“规划路线”一样,从远心端到近心端轮流使用血管,避免“过度消耗”。
(二)消毒:给皮肤来场“大扫除”
消毒是防止感染的关键步骤。护士会用碘伏在穿刺部位画圈圈,从中心向外螺旋式涂抹,范围至少直径5厘米,就像给皮肤做一场“深度清洁”。消毒后等皮肤自然晾干,不然残留的消毒液可能刺激血管,引发疼痛或过敏。
(三)穿刺:稳准狠的“技术活”
穿刺时,护师就像“神枪手”,手法又稳又准。扎针角度、速度都有讲究,太浅扎不进血管,太深容易穿透血管。留置针穿刺更复杂,要一边送导管一边退针芯,动作必须连贯,稍有失误导管就送不进去。整个过程看似轻松,其实需要多年经验积累。
(四)固定:给导管“系安全带”
穿刺成功后,得给导管好好固定,不然它可能“乱跑”。留置针要用透明敷料贴牢,既要保证透气,又要防止导管滑动;中心静脉导管更复杂,除了敷料固定,还要用胶布“五花大绑”,确保导管老老实实待在血管里。
四、“生命通道”的日常守护
静脉治疗不是一劳永逸,后续维护同样重要:
(一)冲封管:给管道“洗洗澡”
每次输液前后,都要用生理盐水冲管,就像给管道“冲洗管道”,把残留的药物冲干净,防止堵管。输液结束后还要用肝素盐水封管,肝素就像“防锈剂”,能防止血液在导管里凝固。如果是输液港,每个月都要冲封管一次,就算不输液也不能偷懒。
(二)观察:警惕“小毛病”变大问题
平时要多留意穿刺部位,看看有没有红肿、疼痛、渗液,导管有没有脱出、破损。如果发现敷料卷边、潮湿,要及时找护师更换。一旦出现静脉炎(血管发红、发硬、疼痛)、堵管(输液速度变慢)等问题,必须尽快处理,不然这条“生命通道”可能彻底报废。
(三)生活小贴士:带着“通道”轻松生活
带着留置针或中心静脉导管,也能正常生活!洗澡时用保鲜膜把穿刺部位包起来,避免沾水;穿衣服时小心别刮到导管;睡觉时别压着穿刺侧肢体。只要做好防护,照样能散步、追剧,不影响日常活动。
静脉治疗看似简单,背后却藏着无数的专业知识和细致操作。从选择合适的“通道装备”,到搭建、维护这条“生命通道”,每一步都关系着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下次输液时,不妨多了解一些这些小知识,说不定会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多一份理解和信任!
(张晓争 漯河市中心医院 肿瘤内科二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