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压疮出现黑痂了?分期处理流程图

2025-02-24 20:3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压疮(褥疮)是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本质是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因长期受压导致缺血坏死。当压疮进展至出现黑色硬痂(黑痂)时,表明已进入深度溃疡期(Ⅳ期),需立即采取系统化处理措施。本文结合最新临床指南及专家共识,梳理黑痂型压疮的分期处理流程,为医护人员及照护者提供科学指导。

一、黑痂型压疮的病理机制与风险

黑痂是压疮发展到Ⅳ期的典型表现,其形成源于以下过程:

压力持续作用:局部组织受压超过毛细血管灌注压(32mmHg),导致细胞缺氧坏死。

坏死组织堆积:深层脂肪、肌肉甚至骨骼坏死后,表面形成炭化层(黑痂),掩盖下方感染灶。

感染风险激增:黑痂为厌氧菌提供温床,易引发骨髓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关键数据:Ⅳ期压疮患者感染率高达60%,死亡率较普通压疮增加3倍。

二、分期处理流程:从评估到康复

(一)全面评估:确定压疮分期与风险等级

分期判定

Ⅳ期压疮:全层皮肤及组织缺失,可见骨骼、肌腱或肌肉暴露,伤口内有腐肉或焦痂,常伴潜行窦道及脓性分泌物。

不可分期压疮:全层组织被黑痂覆盖,无法确定实际深度,需清创后重新评估。

风险评估工具

使用Braden量表(评分≤12分为高风险)或Norton量表评估患者压疮风险,重点关注营养状况、活动能力及皮肤湿度。

(二)紧急处理:控制感染与清除坏死组织

清创原则

目标:彻底去除黑痂及腐肉,暴露健康组织,促进肉芽生长。

方法选择:

外科清创:适用于大面积黑痂,使用手术刀或刮匙逐层切除坏死组织,需在手术室或无菌环境下操作。

酶解清创:局部应用胶原酶、木瓜蛋白酶等药物溶解坏死组织,适用于感染控制不佳或患者不耐受手术时。

自溶性清创:使用水胶体或藻酸盐敷料保持伤口湿润,通过自身酶系统分解坏死组织,适用于慢性伤口。

清创步骤

预处理: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表面污物及渗出液。

黑痂软化:湿敷双氧水或甲硝唑溶液,待黑痂软化后用镊子轻轻剥离。

分层清除:从外向内逐层清除坏死组织,避免损伤健康血管和神经。

止血处理:若出现少量渗血,可用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若出血量大,需缝合或电凝止血。

案例参考:某三甲医院对50例Ⅳ期压疮患者的研究显示,外科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可使伤口愈合时间缩短40%。

(三)伤口管理:选择适宜敷料与治疗技术

敷料选择原则

感染控制:银离子敷料、含碘敷料可有效抑制细菌生长。

渗液管理:高渗敷料(如藻酸盐)适用于大量渗液,水胶体敷料适用于少量渗液。

促进愈合:生长因子(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加速上皮化。

负压封闭引流(VAC)

作用机制:通过负压吸引促进伤口血液循环,减少细菌定植,加速肉芽生长。

操作要点:选择合适大小的泡沫敷料填充伤口,密封后连接负压源,压力维持在-125至-80mmHg。

物理治疗

超声波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修复能力。

红外线照射:改善伤口微环境,抑制细菌繁殖。

(四)全身支持治疗:纠正基础疾病与营养干预

营养支持

能量需求:压疮患者每日需摄入30-35kcal/kg热量,蛋白质1.2-1.5g/kg。

关键营养素:维生素C(促进胶原蛋白合成)、锌(增强免疫功能)、ω-3脂肪酸(抗炎作用)。

基础疾病管理

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HbA1c≤7%),避免高血糖延缓伤口愈合。

动脉硬化: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改善微循环。

低蛋白血症:补充人血白蛋白或氨基酸制剂,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五)预防复发:多维度护理策略

体位管理

翻身频率: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或记忆海绵垫分散压力。

姿势调整:避免骨隆突处直接受压,可使用枕头或楔形垫保持30°侧卧位。

皮肤护理

清洁保湿: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涂抹润肤霜防止皮肤干燥。

失禁管理:及时更换尿布或使用造口袋,减少粪便和尿液对皮肤的刺激。

健康教育

照护者培训:指导家属掌握翻身技巧、伤口观察方法及营养支持要点。

患者参与:鼓励患者主动报告疼痛、瘙痒等不适,提高治疗依从性。

三、特殊情况处理:黑痂型压疮的并发症管理

骨髓炎

诊断:X线或MRI显示骨质破坏,血培养或伤口分泌物培养阳性。

治疗:静脉应用抗生素(如万古霉素联合头孢曲松)4-6周,必要时行骨水泥填充或截肢术。

败血症

早期识别:体温>38.5℃或<36℃,心率>90次/分,白细胞计数>12×10⁹/L。

紧急处理:立即采集血培养,启动广谱抗生素治疗(如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同时纠正休克和电解质紊乱。

四、总结与展望

黑痂型压疮的处理需遵循“评估-清创-管理-支持-预防”的全流程管理原则。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以下方向:

新型敷料开发:如智能响应型敷料,可根据伤口环境自动调节渗液吸收和药物释放。

生物工程技术:利用干细胞或3D生物打印技术修复深度压疮,缩短愈合时间。

远程医疗应用: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患者体位和皮肤状况,实现压疮的早期干预。

压疮管理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系统化护理的体现。通过科学评估、精准治疗和持续预防,可显著降低黑痂型压疮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梁小梅 沁阳市中医院)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