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智齿必拔吗?了解智齿生长的秘密与应对策略

2025-01-15 15:2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智齿,作为人类口腔中最后长出的牙齿,常常引发诸多讨论与争议。它并非像其他牙齿那样按部就班地生长,其独特的生长规律和潜在影响,让人们对它的去留问题格外关注。那么,智齿是否必拔呢?这需要深入了解智齿生长的秘密以及各种应对策略。

一、智齿的生长秘密

智齿通常在人 18 - 25 岁左右萌出,此时人的智力已趋于成熟,故而得名。从进化角度看,古代人类饮食粗糙,颌骨发育粗壮,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智齿正常生长。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食物日益精细化,咀嚼功能逐渐退化,颌骨也随之变小,但牙齿的数量并未减少,这就导致智齿在萌出时往往面临空间不足的困境。

智齿的生长方向多样且复杂。有的智齿能够正常直立萌出,与其他牙齿排列整齐,各司其职;而有的则可能因空间受限,呈现倾斜、水平甚至倒置生长。这种异常生长的智齿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容易与相邻的牙齿形成缝隙,食物残渣极易嵌塞其中,滋生细菌,引发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而且,由于其位置靠后,清洁难度较大,日常刷牙很难彻底清除智齿周围的污垢,进一步加重了口腔卫生问题。

此外,智齿在萌出过程中还可能对周围的牙龈组织造成压迫和刺激,引发智齿冠周炎。患者会出现牙龈肿痛、张口受限、吞咽疼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面部肿胀、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二、智齿拔除的考量因素

虽然智齿存在诸多潜在风险,但并非所有智齿都一律需要拔除。以下几种情况通常需要考虑拔除智齿:

反复发炎的智齿:如果智齿经常引起冠周炎,每年发作多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那么拔除是较为明智的选择。因为每次炎症发作都会对周围组织造成损害,而且炎症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扩散到其他部位。

严重龋坏的智齿:当智齿龋坏严重,无法通过补牙等方式修复时,为了避免龋坏进一步发展影响到相邻的健康牙齿,应将其拔除。

造成邻牙病变的智齿:若智齿的生长导致相邻的第二磨牙出现龋齿、牙根吸收、牙齿松动等问题,为了保护邻牙的健康,需要及时拔掉智齿。

阻生智齿:完全埋藏在颌骨内或者部分萌出但生长方向异常,与相邻牙齿形成不良关系的阻生智齿,即使暂时没有症状,也建议尽早拔除,以绝后患。

然而,也有一些智齿可以保留。例如,智齿完全正常萌出,与对颌牙有良好的咬合关系,能够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且不影响口腔卫生和周围牙齿健康,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保留智齿。另外,对于一些由于正畸需要,可以利用智齿替代缺失的第二磨牙或者作为正畸的支抗牙时,也可以保留智齿。

三、智齿拔除的应对策略

如果决定拔除智齿,不必过于紧张。在拔牙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评估,包括拍摄 X 光片,以了解智齿的生长位置、方向、牙根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从而制定详细的拔牙方案。

拔牙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智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确保患者在拔牙时不会感到明显疼痛。对于一些复杂的智齿拔除手术,可能需要切开牙龈、去除部分牙槽骨等操作,但这些都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患者无需担心。

拔牙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做好护理工作。一般在拔牙后会在创口处放置棉球或纱布,让患者咬紧以止血,大约 30 分钟后可轻轻吐出。拔牙后 2 小时内不能进食,24 小时内不能刷牙漱口,以免破坏创口的血凝块,导致出血和感染。饮食上应以温凉、稀软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热、过硬的食物。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药,以预防感染和缓解疼痛。

总之,智齿是否拔除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考虑智齿的生长情况、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以及患者的个体需求等因素。了解智齿生长的秘密,掌握正确的应对策略,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智齿问题时做出明智的选择,维护口腔健康,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自在。

(魏运龙 洛龙长兴街小贝壳口腔门诊部 口腔门诊部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