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骨折后脚肿不消,骨科医生教你几个消肿小技巧

2025-06-04 15: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骨折后脚肿,不是“恢复慢”这么简单

“医生,我脚骨折都打了三周石膏了,怎么还肿得像发面馒头?”门诊总能碰到这样着急的患者。骨折后脚肿,几乎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但肿得太久、太厉害,就不是小事了——可能导致皮肤起水泡、伤口愈合慢,甚至形成血栓,影响走路功能。

为啥骨折后脚会肿?打个比方:骨头就像埋在肌肉里的“钢筋”,骨折时不仅“钢筋”断了,周围的血管、肌肉、韧带也会像“保护层”一样被扯断、撕裂。血管破了,血液和组织液会从破口流出来,淤积在脚踝和脚背,就像水管漏水后地面积水。加上骨折后脚不能动,血液回流变慢,“积水”排不出去,肿自然就消得慢。

这里有个关键点:肿是正常的,但超过2周还越来越肿,或者肿得皮肤发亮、摸起来发烫,就得赶紧找医生看看,可能是感染或血栓在“搞鬼”。

二、消肿第一招:把脚“架高”,让血液“顺流而下”

很多人骨折后喜欢把脚垂着,觉得“放舒服点”,结果越垂越肿。这就像抗洪时,水往低处流,脚的位置比心脏低,血液和组织液会在重力作用下淤积,肿肯定消不了。

正确的“架高姿势”:

1. 躺着时:在脚下垫个枕头或叠好的被子,让脚的高度超过心脏(大概比胸口高10厘米)。可以躺平后,用手摸一下脚尖,感觉比心脏位置高就行。

2. 坐着时:别把脚踩在地上,找个凳子把脚架起来,膝盖弯曲90度,脚底板放平,高度至少和屁股齐平。比如坐在沙发上,把脚架在茶几上(垫个软垫子更舒服)。

每天至少保持这种姿势4-6小时,尤其是晚上睡觉,一定要坚持。有个患者打石膏后总说脚肿,后来发现他晚上睡觉把脚放在床边垂着,调整姿势后3天就消了大半肿。

三、消肿第二招:冷敷热敷“分时段”,别搞反了

“骨折后到底该冷敷还是热敷?”这是患者问得最多的问题。答案很简单:前48小时冷敷,之后热敷,顺序搞反了会越肿越厉害。

1.前48小时:冷敷“冻住”出血

骨折后的头两天,血管还在不断渗血,冷敷能让血管收缩,就像给漏水的水管拧上阀门,减少血液和组织液渗出。

正确冷敷法:

-用毛巾裹着冰袋(别直接贴皮肤,会冻伤),敷在肿得最厉害的地方,每次15-20分钟,每隔2-3小时敷一次。

-没有冰袋的话,用冷冻的矿泉水瓶裹毛巾代替,效果一样。

-石膏固定的患者,可以把冰袋放在石膏外面对应的肿胀部位,凉气能透过石膏起到作用。

2.48小时后:热敷“加速”循环

出血停止后,就该让淤积的“积水”排出去了。热敷能让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就像给堵塞的下水道通了水,加快“积水”吸收。

正确热敷法:

-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温度40℃左右,摸起来有点烫但不灼手)敷脚,每次20分钟,每天3-4次。

-热敷时如果感觉石膏里面发烫,赶紧停下来,避免温度太高伤皮肤。

-泡脚也是个好办法:48小时后用温水(38℃左右)泡脚15分钟,水位没过脚踝就行,泡完后擦干,别揉脚。

四、消肿第三招:不动也能“动”,勾脚练习促回流

骨折后脚不能踩地,但完全不动会让血液循环更差,肿更难消。其实可以做“勾脚练习”——不用走路,躺着就能做,还能促进血液回流。

具体做法:

1. 躺着或坐着(脚架高),慢慢勾起脚尖,让脚背尽量向小腿方向弯曲,保持5秒;

2. 再慢慢把脚尖往下压,让脚底朝地面方向,保持5秒;

3. 每次做10-15组,每天3-4次,动作要慢,别用力过猛(尤其是打石膏的患者,别让骨折部位受力)。

这个动作能带动小腿肌肉收缩,就像给血管“挤牛奶”,把淤积在脚部的血液“挤”回心脏,消肿效果立竿见影。有个老太太脚踝骨折后不敢动,肿了两周没消,教她勾脚练习后,每天坚持做,5天就明显消肿了。

五、这些“消肿误区”,很多人都踩过

1.使劲揉脚“活血化瘀”?错!

骨折后周围组织还在出血,揉脚会像“按伤口”一样,让血管渗血更多,肿得更厉害。尤其是刚骨折的前两周,千万别揉、别按摩,哪怕觉得“揉着舒服”也不行。

2.吃“消肿药”就能快速消?别太依赖!

有些患者会自己买“消肿药”(比如利尿剂),其实这类药可能让身体脱水,虽然脚肿消了,但会影响电解质平衡,对骨折恢复没好处。医生开的消肿药(比如迈之灵)是通过改善血管通透性消肿的,得按医嘱吃,不能自己加量。

3.觉得“肿消了才能动”?越不动越肿!

前面说过,完全不动会让血液循环变慢,形成恶性循环。只要医生说“可以活动脚趾和脚踝”,就赶紧开始勾脚练习,哪怕幅度小也比不动强。

六、什么时候该找医生?出现这些情况别硬扛

肿得太久或太异常,可能是身体在“报警”,这时候别自己处理,赶紧去医院:

1. 肿得皮肤发亮、起水泡,或者石膏被撑得紧绷绷,感觉脚趾发麻、变紫;

2. 脚肿的同时,小腿肚子又胀又痛,摸起来硬邦邦,可能是血栓形成(血栓脱落会危及生命);

3. 肿的地方突然发烫,体温超过38.5℃,可能是感染了。

这些情况需要医生处理:比如重新固定石膏、做超声检查排除血栓、开抗生素控制感染等。耽误了可能影响骨折愈合,甚至留下后遗症。

七、最后说句实在话

骨折后消肿就像“大禹治水”,不能硬堵,得靠“疏导”——把脚架高让血液回流,冷敷热敷控制渗出,适当活动促进循环。急不来,但也懒不得。

作为骨科医生,见过太多患者因为“嫌麻烦”不坚持架脚、不做练习,结果肿了一两个月,影响了康复进度。其实只要把这些小技巧变成习惯,比如看电视时架着脚、睡前勾几组脚,肿消得会快很多。

记住:肿消得好,骨头才能长得稳,以后走路才不会留毛病。骨折恢复是场“持久战”,把肿先消下去,就是打赢了第一仗!

(刘红超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骨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