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妇科介入能治肌瘤?不用切子宫也能让病灶“断粮”

2025-07-23 15: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子宫肌瘤怕什么?就怕“断粮草”

“医生,我这肌瘤都5厘米了,必须切子宫吗?”门诊里,30岁的林女士拿着B超单愁眉苦脸。她的子宫里长了个肌瘤,像颗顽固的小石子,让她每次来月经都疼得直不起腰。

子宫肌瘤其实是子宫肌肉上长的“小疙瘩”,大多数是良性的,但架不住它会“长大”。这小东西特别“贪吃”,靠周围的血管源源不断吸取营养——血管越丰富,肌瘤长得越快,就像庄稼有了充足的水肥,疯长起来挡都挡不住。

以前对付肌瘤,要么开刀把肌瘤挖出来(肌瘤剔除术),要么连子宫一起切掉(子宫切除术)。但现在有了新办法:妇科介入治疗,不用开刀,就能让肌瘤“断粮”,慢慢变小。

二、介入治疗咋操作?给肌瘤血管“关闸门”

妇科介入治肌瘤,核心思路特简单:找到给肌瘤供血的血管,把它堵住。就像掐断给杂草供水的水管,没了营养,杂草自然会枯萎。

1.先找到肌瘤的“营养专线”

医生会在患者大腿根的皮肤上扎个小针眼,把一根细细的导管(比筷子还细)顺着血管慢慢送进盆腔,找到给肌瘤供血的动脉(通常是子宫动脉的分支)。这一步靠的是DSA血管造影技术,屏幕上能清晰看到肌瘤周围的血管像“小树枝”一样缠绕,其中最粗的那几根就是“营养专线”。

有个患者做完造影后,指着屏幕笑:“原来我这肌瘤这么能吃,血管比旁边的正常组织密多了!”

2.给血管“投栓塞剂”,断了肌瘤的粮

找到目标血管后,医生会通过导管往里面打“栓塞剂”——一种像小颗粒或明胶海绵的东西。这些栓塞剂会顺着血流跑到肌瘤的小血管里,像沙子堵住水管一样,把血管牢牢塞住。

肌瘤的血管被堵后,就像被断了粮草的军队,很快就会“饿肚子”。一般术后3-6个月,肌瘤会慢慢缩小,有的能从拳头大小缩成鸡蛋那么大,甚至更小。

3.伤口只有“针眼大”,恢复特别快

整个手术也就1小时左右,结束后拔出导管,在针眼处压个纱布就行,不用缝针。患者当天就能下床活动,第二天就能正常吃饭、走路,不像开刀手术那样得躺上十天半个月。

林女士做完介入手术后,第三天就上班了,同事们都惊讶:“你这哪像刚做完手术的?”

三、哪些肌瘤适合介入治疗?不是所有都管用

介入治疗虽好,但也不是所有肌瘤都能“断粮”解决。它最适合这几种情况:

1.单个肌瘤长得“嚣张”

肌瘤个头大(超过4厘米),或者虽然不大但位置刁钻(比如长在黏膜下,导致月经量特别多),介入治疗能精准堵住它的血管,效果立竿见影。有个患者肌瘤压迫膀胱,总感觉尿频,介入后一个月,尿频症状就消失了。

2.想保子宫的育龄女性

很多年轻女性还想生孩子,或者觉得“子宫是女人的一部分,不想切掉”。介入治疗不用切子宫,能完好保留子宫功能,术后过半年到一年,大多能正常怀孕。有位28岁的患者,介入治疗后两年顺利生下了宝宝,她说:“既能治肌瘤又不影响当妈妈,这技术太懂我们了。”

3.不适合开刀的情况

有些患者年纪大了,或者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病,开刀手术风险高。介入治疗创伤小,对身体影响小,更适合这类人群。还有的患者之前做过肌瘤剔除术,肌瘤又复发了,不想再开刀,介入治疗也是个好选择。

但如果肌瘤是恶性的(很少见),或者已经长得太大(超过10厘米),介入治疗就不太合适了,还是得靠手术解决。

四、介入后会有“反应”?都是肌瘤在“闹脾气”

术后前几天,不少患者会觉得下腹部有点坠胀,像来月经的感觉,甚至有点低烧。别担心,这不是手术出了问题,是肌瘤在“饿肚子”时的“垂死挣扎”。

肌瘤缺血后会释放一些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组织,就像杂草枯萎时会腐烂发热。这种不适一般持续3-5天,医生会开点止痛药或消炎药,帮患者平稳度过。

五、介入治疗和传统手术,该怎么选?

1.怕开刀、想快恢复?选介入

介入治疗不用开刀,术后当天能下床,一周就能正常生活,适合工作忙、怕耽误时间的人。而且不会在肚子上留疤痕,夏天穿泳衣也不用遮遮掩掩。

2.肌瘤太多太散?可能得选开刀

如果子宫里长满了肌瘤(多发性肌瘤,超过5个),介入治疗很难把所有肌瘤的血管都堵住,可能需要开刀剔除或切除子宫。医生会根据B超结果,帮患者算一笔“性价比账”。

3.想彻底解决?两种方法各有优劣

介入治疗后,少数肌瘤可能“死灰复燃”(概率约5%-10%),因为可能有新的血管长出来;而开刀剔除肌瘤,只要挖得干净,复发率会低一些,但创伤大、恢复慢。

六、术后咋护理?让肌瘤“饿”得更彻底

1.前三天别剧烈运动

虽然伤口小,但大腿根的血管还没完全长好,术后三天别跑跳、别搬重物,避免血管出血。可以散散步,但别累着。

2.月经可能“乱一阵”,别慌

术后前两次月经可能量多或量少,甚至推迟,这是子宫在适应变化,一般三个月后会恢复正常。如果出血太多或持续时间超过10天,及时找医生看看。

3.定期复查,看肌瘤“瘦了没”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要做B超,看看肌瘤有没有缩小,子宫恢复得怎么样。有个患者6个月后复查,肌瘤从6厘米缩到了2厘米,她拿着报告说:“这比我减肥成功还开心!”

子宫肌瘤就像子宫里的“不速之客”,以前总觉得“非切不可”,现在有了介入治疗,给不想开刀的人多了一个温柔的选择。它不用大动干戈,就能让肌瘤“饿肚子”,既保住了子宫,又能快速恢复,难怪越来越多女性选它。

当然,介入治疗不是万能的,得医生评估后才能做。但至少它让我们知道:对付肌瘤,不一定非要“一刀切”,有时候“断粮”的智慧,比“硬砍”更管用。

记住:身体里的小毛病,总有温柔又有效的解决办法。多和医生聊聊,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

(裴高油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介入科 主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