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新冠康复后,如何做好长期健康管理?

2023-04-17 13:5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并非健康终点,而是健康管理的新起点。尤其是曾出现高热、肺炎等症状的人群,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科学的长期健康管理能有效降低 “长新冠” 风险,帮助身体逐步回归感染前的状态。

从生理机能恢复来看,循序渐进是核心原则。康复后的 1-4 周是身体免疫功能和器官功能的调整期,此时贸然进行剧烈运动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比如一位 30 岁男性,新冠康复后第 5 天就去健身房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两小时后出现胸闷、心慌,就医后发现心肌酶显著升高,被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因此,体力恢复需分阶段进行:第 1 周可选择散步(每次 10-15 分钟,每天 1-2 次)、八段锦的 “调理脾胃须单举” 等低强度动作,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为标准;第 2-3 周可将散步时间延长至 20-30 分钟,加入简单的颈部、肩部拉伸,改善身体僵硬感;4 周后若身体无不适,再尝试慢跑、瑜伽等中等强度运动,每次运动后需休息 15 分钟以上。

心肺功能监测同样重要。康复后若持续存在咳嗽、呼吸时胸口发紧,可购买家用血氧仪,每天监测 1-2 次静息血氧(正常应≥95%),若低于 93% 需立即就医。曾患肺炎的患者,建议康复后 1 个月做胸部 CT 复查,查看肺部炎症吸收情况;有心肌炎症状(如心慌、心跳加快)者,需定期检查心电图和心肌酶,避免留下心脏后遗症。

“长新冠” 的早期识别与干预能减少对生活的影响。“长新冠” 是指感染新冠后持续 3 个月以上,且无法用其他疾病解释的症状,目前已知的常见表现有十多种。其中,持续疲劳最为常见,这类疲劳与普通劳累不同,即使休息一整天也无法缓解,甚至会因简单活动(如爬两层楼梯)而加重,严重时会影响工作和家务。认知功能下降也需警惕,有人会发现自己记不住刚说过的话、开会时难以集中注意力,这种 “脑雾” 症状可能持续数月。慢性咳嗽多表现为晨起或夜间干咳,有时伴有少量白色黏液痰,若咳嗽持续超过 2 周,需排查是否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面对这些症状,可建立 “症状日记”,记录每天的症状类型、发作时间、持续时长及可能的诱发因素(如受凉、劳累),就医时能帮助医生更准确判断病情。对于轻微症状,可先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改善:疲劳者每天固定小睡 15-20 分钟(避免久睡);消化差者采用 “少食多餐”(每天 5-6 餐,每餐七分饱);睡眠不好者睡前 1 小时远离手机、电脑,用 40℃左右温水泡脚 10 分钟。若症状持续 2 周无改善,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及时到全科医学科或康复科就诊。

生活方式的科学调整是长期健康的基础。饮食需兼顾 “修复” 和 “代谢平衡”:经历新冠感染后,身体组织修复需要更多优质蛋白,建议每天摄入 1.2-1.5 克 / 公斤体重(如 60 公斤者每天需 72-90 克),可选择鸡蛋(每天 1-2 个)、清蒸鱼(每周 3-4 次)、豆腐(每餐 100 克左右)等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 C(如每天 1 个橙子加 100 克西兰花)和锌(如每天 10 颗左右南瓜子)能增强免疫力,但需适量,过量会增加身体负担;高油高糖食物(如油炸食品、蛋糕)会导致甘油三酯升高,加重代谢负担,应尽量少吃。

睡眠管理上,成人需保证每天 7-8 小时睡眠,可通过优化环境提升质量:卧室温度控制在 18-22℃,用遮光窗帘保持黑暗,选择透气性好的床品。情绪调节也不容忽视,部分人会因担心 “长新冠” 产生焦虑,甚至反复就医,此时可通过社交互动(如和朋友视频聊天)、培养兴趣爱好(如养花、练字)转移注意力。若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对事物失去兴趣超过 2 周,需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基础疾病患者的管理需更精细。高血压患者康复后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应每天早晚各测一次血压,若较平时升高 10/5mmHg 以上且持续 2 天,需咨询医生调整用药。糖尿病患者要增加血糖监测频率,除空腹血糖外,还需监测餐后 2 小时血糖,避免因感染后胰岛素敏感性变化导致血糖升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需坚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避免受凉引发急性加重,外出注意保暖,雾霾天气尽量不外出。

总之,新冠康复后的长期健康管理需要耐心和科学方法,既不过度焦虑地把所有不适归为 “长新冠”,也不忽视身体异常信号。通过循序渐进的调理,多数人能在 3-6 个月内恢复到感染前的健康状态。

(闫玉峰 洛阳市孟津区城关镇卫生院 检验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