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前列腺术后“尿控能力”,恢复训练有技巧

2024-08-15 14:4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前列腺术后“尿控不好”,不是“后遗症”,是“过渡期”

前列腺手术后,不少人会遇到“控不住尿”的情况——咳嗽、走路时尿液不自主漏出来,甚至打个喷嚏都要赶紧找厕所。这不是手术没做好,也不是永远好不了,而是术后必经的“恢复期”。

前列腺像“水龙头开关”旁边的“垫片”,手术切除后,控制排尿的肌肉(尿道括约肌)需要时间适应新的状态,就像松紧带松了之后,得慢慢练习才能重新收紧。尿控能力的恢复,就像学骑自行车,需要掌握技巧、反复练习,大多数人通过科学训练,3-6个月内都能恢复正常。

二、为啥术后会“控不住尿”?这几个原因在“捣乱”

想做好恢复训练,得先明白尿控不好的原因,才能对症发力:

1.手术对尿道括约肌的“暂时影响”

前列腺周围的尿道括约肌是控制排尿的“主力”,手术时需要通过尿道操作,可能会暂时影响括约肌的收缩功能,就像手上的肌肉被轻轻拉伤,暂时用不上力。

2.膀胱功能的“适应性紊乱”

术前前列腺增生可能压迫膀胱,导致膀胱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术后压迫解除,膀胱需要重新适应“正常压力”,可能出现收缩不规律(尿频、尿急),影响尿控。

3.心理紧张“帮倒忙”

担心漏尿的紧张情绪,会让盆底肌肉更难放松和收缩,形成“越紧张越漏尿,越漏尿越紧张”的恶性循环,反而延缓恢复。

这些原因都是暂时的,随着身体修复和训练加强,尿控能力会逐步改善,不用过度焦虑。

三、恢复训练的“黄金期”:术后越早开始,效果越好

尿控训练不是等“伤口长好再说”,而是要抓住术后的“黄金恢复期”:

1.术后1-2周:从“卧床练习”开始

伤口还没完全愈合时,就可以在床上做简单的盆底肌收缩训练(比如收缩肛门),每次收缩时间不用长(2-3秒即可),目的是唤醒肌肉功能,为后续训练打基础。

2.术后2周-3个月:强化训练“关键期”

这是尿控恢复最快的阶段,要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次数,配合体位变化(坐、站、走)练习,让肌肉适应不同状态下的控制需求。

3.术后3-6个月:巩固训练“稳定期”

大部分人此时已基本恢复尿控,但仍需坚持训练,尤其是在增加腹压的场景(比如提重物、爬楼梯)下针对性练习,避免反复。

抓住黄金期科学训练,能让尿控恢复时间缩短,少走弯路。

四、核心训练:盆底肌收缩,练对了才有效

盆底肌是控制排尿的“核心肌肉群”,就像尿道周围的“橡皮筋”,收缩力越强,控尿能力越好。训练的关键是“找对肌肉、用对方法”:

1.先找准“盆底肌”:别练错肌肉

想找到盆底肌,可以尝试“憋尿动作”——在排尿中途突然停止,这时收缩的就是盆底肌;也可以通过“收缩肛门”来感受(收紧时感觉肛门周围向上提)。注意别用肚子、大腿或臀部的肌肉发力,否则就是“练错了地方”。

2.基础动作:“收缩-放松”循环

l 收缩:缓慢收紧盆底肌,就像努力阻止排尿,保持3-5秒(初期如果做不到,从1-2秒开始);

l 放松:彻底放松肌肉5-10秒,让肌肉充分休息;

l 重复:每次做10-15组,每天3-4次(早、中、晚、睡前各一次)。

这个动作简单易行,坐着、躺着、站着都能做,看电视、玩手机时就能顺便练习。

3.进阶动作:“快收快放”和“耐力训练”

l 快收快放:快速收缩盆底肌后立刻放松,每组10次,每天2-3组,增强肌肉的反应速度(应对突然咳嗽、打喷嚏时的漏尿);

l 耐力训练:持续收缩盆底肌10-15秒,放松10秒,每组5次,每天2组,增强肌肉的持久力(应对长时间憋尿需求)。

进阶训练适合术后2周以上、基础动作熟练的人,能进一步提升控尿稳定性。

五、配合训练:这些技巧能“加速恢复”

除了盆底肌训练,配合以下方法,能让尿控恢复更顺利:

1.定时排尿:给膀胱“定闹钟”

术后初期别等有强烈尿意才去厕所,而是定时排尿(比如每2-3小时一次),避免膀胱过度充盈(膀胱太满容易漏尿)。随着控尿能力改善,再慢慢延长间隔时间(3-4小时一次),让膀胱逐渐适应“正常容量”。

2.腹压训练:模拟“易漏尿场景”

l 坐着咳嗽:先收缩盆底肌,再轻轻咳嗽,感受肌肉对抗腹压的力量;

l 站立弯腰:站立时缓慢弯腰(比如捡东西),同时收紧盆底肌,避免漏尿;

l 提重物练习:从提轻物(比如一本书)开始,发力时收紧盆底肌,逐步过渡到提重物。

这些训练能让肌肉适应“腹压增加”时的控制需求,减少日常活动中的漏尿。

3.膀胱“脱敏训练”:应对“尿急感”

术后可能出现“明明膀胱没满,却总想尿”的尿急感,这是膀胱敏感度过高导致的。可以通过“延迟排尿”训练改善:有尿意时先收缩盆底肌,尝试推迟10-15分钟再去厕所,逐步延长延迟时间,让膀胱“脱敏”。

注意别刻意憋尿太久(不超过30分钟),避免膀胱过度扩张。

4.生活习惯“辅助”:减少漏尿诱因

l 少喝咖啡、浓茶、酒精:这些饮品会刺激膀胱,增加尿量和尿急感;

l 控制饮水量:每天喝1500-2000毫升水(少量多次),别一次喝太多(比如一次超过500毫升),避免膀胱突然充盈;

l 避免便秘:便秘时用力排便会增加腹压,加重漏尿,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这些习惯能减少对尿控的“干扰”,让训练效果更明显。

六、训练中常见“误区”:别让错误方法拖慢恢复

很多人训练效果不好,不是不够努力,而是踩了“误区”:

1.只练不动:光躺床上练,不做日常活动

盆底肌需要在实际活动中才能真正“学会”控尿,只躺着练不站起来活动,肌肉适应不了站立时的重力和腹压,站起来还是会漏尿。术后2周后,要逐步增加下床活动(散步、慢走),活动时有意识地收紧盆底肌。

2.过度训练:一次练几百次,肌肉“疲劳罢工”

盆底肌和其他肌肉一样,过度训练会导致疲劳,反而影响收缩力。每天训练总次数控制在100-200次即可,重点在“坚持”和“正确发力”,不在数量。

3.漏尿就放弃:觉得“练了也没用”

术后早期漏尿是正常的,训练效果不会“立竿见影”,通常需要2-4周才会慢慢显现。只要坚持正确训练,90%以上的人都能恢复,别因为暂时没效果就放弃。

4.不做放松:只收缩不放松,肌肉“僵硬无力”

放松是训练的重要部分,只有充分放松,肌肉才能在下次收缩时发力更有力。每次收缩后,一定要让肌肉彻底放松5-10秒,别一直“憋着劲”。

避开这些误区,才能让训练更高效,加速尿控恢复。

七、多久能恢复正常?别和别人比,看自己的节奏

每个人的恢复速度不同:

l 年轻、术前身体状况好的人,可能1-3个月就恢复正常;

l 年龄大、有糖尿病或盆底肌本身较弱的人,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别拿自己和别人比,只要每月都有进步(漏尿次数减少、漏尿量变少),就是正常的。如果术后6个月仍有严重漏尿(每天需要用5片以上尿垫),要及时告诉医生,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如尿动力学检查)或调整治疗方案(比如药物、理疗)。

八、尿控恢复靠“训练”,耐心和技巧缺一不可

前列腺术后尿控能力的恢复,不是“听天由命”,而是可以通过科学训练掌控的。找准盆底肌、坚持“收缩-放松”训练、配合日常活动练习,再加上耐心等待,大多数人都能重新找回“自主控尿”的能力。

训练过程可能有点枯燥,偶尔还会因为漏尿而沮丧,但请相信:盆底肌就像一块有弹性的橡皮,只要坚持锻炼,它一定会慢慢恢复力量。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和鼓励,尿控自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宋燕燕 河南省肿瘤医院 泌尿外科一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