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儿科诊室里就多了些哭闹不止的宝宝——张开嘴一看,嗓子眼附近红通通的,还顶着几个小白泡。这就是让家长头疼的“疱疹性咽峡炎”,专治各种“小吃货”,让宝宝疼得饭也吃不下,水也喝不进。作为天天跟这些“小麻烦”打交道的儿科护师,今天就来唠唠这病咋回事,家长该咋应对。
一、嘴巴里的“小水泡”,是啥东西在捣乱?
疱疹性咽峡炎不是感冒,也不是手足口病,罪魁祸首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尤其是A组的16型、6型这些“调皮分子”。它们最喜欢在夏天扎堆搞事,通过唾沫星子、不干净的手或玩具传播,幼儿园、游乐场这些宝宝密集的地方,很容易“一传一串”。
病毒钻进宝宝嘴巴后,专挑咽峡部(嗓子眼附近)的黏膜下手,在那里“安营扎寨”。大概1-2天后,这些地方就会冒出小红点,慢慢变成灰白色的小水泡,周围红通通的,就像给嗓子眼戴了串“小疙瘩项链”。这些水泡破了之后会形成溃疡,宝宝一咽东西就疼,难怪会哭闹不止。
二、宝宝突然“拒食”,可能是这些信号在提醒你
这病来得挺“急”,宝宝前一天可能还好好的,第二天就突然发烧,体温能飙到39℃以上,而且烧起来不容易退。更明显的是“吃饭困难”:平时追着喂饭的娃,突然把勺子推开,喝奶喝到一半就哭,甚至看到水杯就扭头——不是任性,是咽一下就像吞了小刀片,太疼了。
有的宝宝还会流口水(嘴巴疼得咽不下去)、烦躁、没精神,偶尔说“嗓子疼”。这时候家长可以轻轻扒开宝宝嘴巴(别硬来,免得惹娃更抗拒),用手电筒照照嗓子眼,如果看到小白泡或溃疡,基本就能猜到是这“小麻烦”在作祟了。
三、别慌!这病虽然闹人,但大多能“自己好”
很多家长一看宝宝烧得厉害、满嘴水泡,就怕得不行,其实疱疹性咽峡炎是“纸老虎”居多。它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没有特效药,就像感冒一样,主要靠宝宝自己的免疫力“扛过去”,一般7-10天就能好。
不过有几点得记牢:它跟手足口病不同,不会在手脚、屁股上长疹子;虽然发烧猛,但只要宝宝精神还行,能喝点水,就不用太焦虑;少数情况(比如持续高烧不退、抽搐、尿量明显减少)可能是重症信号,这时候就得赶紧找医生。
四、护师支招:帮宝宝熬过“最疼的那几天”
对付这病,家长的“护理功夫”直接关系到宝宝能不能少受罪。分享几个儿科病房里常用的小技巧:
1. 降温要“温柔”,别硬灌药
发烧38.5℃以上可以用退烧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但别因为着急退烧就超量用。如果宝宝抗拒吃药,试试物理降温:减少衣服、用温毛巾擦脖子、腋窝这些大血管处,别用酒精擦,也别盖太厚的被子“捂汗”,会让宝宝更难受。
2. 给嘴巴“减减负”,食物要“温软凉”
别给宝宝吃酸的(果汁、酸奶)、辣的、烫的(热粥、热水)、硬的(饼干、薯片)食物,这些都会刺激溃疡,让疼感翻倍。可以弄点温凉的小米粥、烂面条、凉白开泡软的米粉,或者冰一点的母乳、配方奶(别太冰,常温偏凉就行),凉一点的食物能暂时麻痹喉咙,减轻疼痛感。
3. 让宝宝“愿意喝水”是门技术活
缺水会让宝宝更没精神,还可能加重病情。如果宝宝不喝水,可以用小勺一点点喂,或者用带吸管的杯子(吸的时候水流细,刺激小),也可以试试冻点凉丝丝的梨汁冰块(别太大,让宝宝含着慢慢化,既能补水又能止疼)。每次别喂太多,少量多次,保证宝宝尿量不少(比如4-6小时能尿一次,颜色不黄)就行。
4. 嘴巴疼得厉害?医生可能会开这些“小帮手”
如果溃疡太疼,医生可能会开点口腔喷剂(比如含利多卡因的凝胶),喷在溃疡处能暂时止疼,让宝宝能趁机吃点东西。但这只是“救急”,别自己随便买,得遵医嘱用。另外,别给宝宝用抗生素,这病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杀不死”病毒,乱用反而不好。
5. 护理时做好这几点,能避免“二次伤害”
宝宝生病时,护理细节很重要。比如:
-勤洗手:家长喂饭、给宝宝擦嘴后要洗手,宝宝的玩具、餐具每天用开水烫一烫,避免病毒“反复骚扰”。
-别强行喂饭:宝宝实在吃不下别硬塞,饿一两顿没关系,先保证喝水,等疼痛缓解了自然会想吃。
-多安抚:宝宝疼得难受时,多抱抱、拍拍,用玩具转移注意力,心情好了,恢复也快。
五、啥时候该带宝宝去医院?
大多数宝宝在家护理就能好转,但出现这些情况得及时就医:
-发烧超过3天不退,或者退烧药也压不下去;
-宝宝精神特别差,总想睡觉,叫醒后也不开心;
-完全不喝水,6小时以上没尿,嘴唇干裂(可能脱水了);
-出现抽搐、呼吸困难、剧烈呕吐等情况。
六、病好之后,咋防“卷土重来”?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能自己好,但疼起来太受罪,而且没什么特效药,所以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宝宝病好之后,家长可以这样帮他“加固防线”:
-养成“洗手强迫症”:饭前便后、外出回来、摸了玩具后,都要给宝宝洗手,用流动的水和肥皂,别用盆装水洗手(容易交叉感染);
-夏天别碰“生水”:给宝宝喝烧开的水,吃瓜果前要洗干净、去皮,别让宝宝在外面随便喝喷泉里的水、玩脏水;
-少去“病毒窝”:感冒高发季、夏天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时,别带宝宝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比如商场、超市、室内游乐场),如果必须去,给宝宝戴个小口罩(选择适合年龄的儿童口罩,别戴成摆设);
-增强免疫力:让宝宝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睡眠,天气好时多去户外活动,晒晒太阳、跑跑跳跳,免疫力强了,病毒自然不容易找上门。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让宝宝遭罪,但就像一场“小考验”,只要家长做好护理,帮宝宝顺利熬过最疼的几天,等溃疡慢慢愈合,那个能吃能玩的娃很快就会回来。记住,这病好了之后宝宝会获得短期免疫力,但可能被其他类型的病毒再次感染,所以平时勤洗手、少去人多的地方,才是最好的预防办法呀。
(唐蕾 海口市人民医院 儿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