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困难,这一看似不起眼的症状,实则暗藏危机,尤其是对老年人和中风患者而言,它可能直接威胁到生命安全。食物或液体误入气管,轻则引发呛咳、肺炎,重则导致窒息死亡。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该如何应对?今天,就由专业治疗师来教大家5招“安全进食法”,让呛咳减少90%,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
第一招:调整进食体位,选对姿势是关键
进食体位是影响吞咽过程的关键变量。直立位(躯干与床面呈80-90度)是最理想的进食体位,它能利用重力作用,帮助食物顺利进入食管,减少在咽喉部的停留时间。对于无法坐直的患者,半卧位(躯干与床面呈30-60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能利用重力作用,使食物更容易进入患侧口腔,同时防止食物反流至气管。但切记,平躺进食是绝对不可取的,它会大大增加误吸的风险。
第二招:食物质地与性状,精心挑选更安心
食物的质地和性状对吞咽困难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应选择密度均匀、黏性适当、不易松散且易于变形的食物,如土豆泥、南瓜糊等。液体食物最好调成稠厚的状态,类似蜂蜜的质地,以降低呛咳的几率。同时,要避免食用过于干燥、粗糙、坚硬的食物,如饼干、坚果等,以防噎食。在进食顺序上,也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从容易吞咽的食物开始,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质地。
第三招:控制一口量,少量多次更安全
每次进食的一口量不宜过多,过多的食物容易导致口腔内残留,增加误吸的可能性。一般建议从少量开始尝试,比如1-2毫升,然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但最多不要超过5毫升。如果患者在进食过程中出现呛咳,应立即停止喂食,轻轻拍打患者背部,帮助其咳出误吸的食物。待患者呼吸平稳后,再重新调整一口量继续喂食。
第四招:注重进食环境与辅助工具,细节决定成败
营造安静、舒适的进食环境能让患者更加放松,有利于进食。避免在进食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比如不要在旁边大声喧哗或播放嘈杂的电视节目。同时,一些辅助工具也能帮助吞咽困难患者更好地进食,如弯头吸管、带把手的勺子等。如果患者手部功能受限,还可以考虑使用防滑垫来固定餐具,防止滑落。
第五招:家属陪伴与观察,耐心鼓励是良药
家属在患者进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全程陪伴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吞咽动作是否顺畅、有无咳嗽、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同时,要给予患者足够的耐心和鼓励,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进食困难。记住,您的陪伴和鼓励是患者战胜吞咽困难的最大动力。
吞咽困难虽然棘手,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调整进食体位、精心挑选食物、控制一口量、注重进食环境与辅助工具以及家属的陪伴与观察,我们能够有效减少呛咳的风险,让患者安全、顺利地进食。这5招“安全进食法”,您学会了吗?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吧!
(师志华 三门峡市陕州区甘棠卫生院 全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