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急诊开腹探查的“器械盲盒”,护士如何预判手术需求高效传递?

2025-01-16 15:5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急诊开腹探查手术这一充满不确定性与紧急性的医疗场景中,手术器械的准备与传递犹如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精准战役。由于术前诊断的局限性,手术团队面对的仿佛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器械盲盒”,而护士作为手术台上的得力助手,其预判手术需求并高效传递器械的能力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手术的进程与患者的预后。

一、基于病情评估的初步预判

急诊开腹探查的患者通常病情危急且复杂,护士在术前应迅速而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通过查阅病历资料、与急诊医生沟通以及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表现,对可能的病变部位和手术方向形成初步判断。例如,对于腹部外伤后怀疑内脏破裂出血的患者,护士应提前准备开腹探查、止血、修补等可能用到的器械,如手术刀、镊子、止血钳、缝合针线等基础器械,以及针对特定器官如肝脏、脾脏修复的特殊器械,像肝针、脾脏止血钳等,为手术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依据手术进程动态调整

手术过程中,病情的变化和医生的操作步骤使得器械需求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护士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当医生进行腹腔探查时,护士应迅速传递精细的探查器械,如长柄镊子、探针等,协助医生全面检查腹腔内器官的情况。一旦发现病变部位,如肠道破裂,护士要立即预判到可能需要肠道切除、吻合的相关器械,提前准备好肠钳、吻合器等,并在医生发出需求信号前做好准备,缩短器械传递的等待时间,确保手术节奏的紧凑性。

三、凭借经验积累应对常见状况

经验丰富的护士在长期的急诊手术配合中,会对一些常见的开腹探查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例如,在处理阑尾炎穿孔导致的腹膜炎手术时,除了常规的开腹和清创器械外,护士应熟知可能需要频繁更换的吸引器头,以应对腹腔内大量脓液的清理;对于消化道穿孔手术,要提前备好不同规格的修补材料和固定器械,如医用补片、缝合钉等。这种基于经验的认知能够让护士在复杂的手术环境中迅速做出准确的器械预判,提高传递的精准度和效率。

四、团队沟通确保信息准确

在急诊开腹探查手术中,护士与手术医生之间的高效沟通是实现器械精准预判和传递的关键。护士应主动询问医生手术意图和下一步操作计划,同时医生也应及时告知护士术中的特殊情况和器械需求变化。例如,医生在探查过程中发现罕见的肿瘤病变并决定进行活检时,及时告知护士,护士便能迅速传递活检钳等相应器械,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的器械准备延误。此外,护士与麻醉医生、巡回护士等其他手术团队成员也要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患者的整体状况和手术进展,以便更全面地预判器械需求。

五、熟悉器械功能与特点

要想准确地预判手术需求并高效传递器械,护士必须对各种手术器械的功能、特点和使用场景有深入的了解。在平时的工作中,护士应加强对器械知识的学习和维护,熟悉不同器械的尺寸、型号、适用范围以及操作方法。例如,知道哪种类型的剪刀适合剪线,哪种持针器更适合夹持细小的缝合针,哪种拉钩能够更好地暴露手术视野等。这样在手术中,护士才能根据医生的操作动作和手术部位的需要,迅速判断并传递出最合适的器械,如同精准的“武器配送员”,为手术的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在急诊开腹探查手术这个充满挑战的“战场”上,护士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准确评估、手术进程的动态观察、自身经验的积累运用、团队的有效沟通以及对器械知识的熟练掌握,能够逐渐解开“器械盲盒”的神秘面纱,实现器械的高效预判与精准传递,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提升急诊手术的成功率和质量。

(王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外科手术室副主任护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