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紧张的工作、学习压力下,或是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时,腹部突然出现不适,如疼痛、痉挛、腹泻等?您可能正在遭受肠易激综合症(IBS)的困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为什么您的肠子会如此敏感。
·什么是肠易激综合症·
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在中青年群体有着较高的发生率,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据报道,西方国家普通人群的患病率约为10%-15%,而亚洲国家的患病率稍低,约为5%-10%。尽管IBS病名对我们来说有些陌生,但实际上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比如马上就要进考场了,或者马上要轮到自己比赛了,抑或是吃了一些凉东西,就会出现肚子疼、想上厕所的情况。经过胃肠镜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为是肠子在“闹情绪”,实际上你已经患上了IBS。IBS典型表现如下:
(1)腹痛或腹部不适:IBS患者通常会出现腹痛或腹部不适的症状,这种疼痛或不适感可能会在排便后得到缓解。
(2)腹泻:IBS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或呈水样便,有时可能会有黏液或脓血。
(3)便秘:部分IBS患者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干燥或呈球状,排便不尽感或排便费力。
(4)腹胀:IBS患者有明显的腹部胀满感,排气增多或有气体的感觉。
(5)食欲不振: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后腹胀或不适感。
·肠易激综合症的病因·
根据最新的研究,IBS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包括饮食、生活习惯、心理压力等。
(1)饮食因素。饮食是导致IBS的重要因素之一。某些食物,如乳制品、豆类、柑橘类水果等,可能会刺激肠道,引发不适。此外,过度摄入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也可能导致肠道敏感。
(2)不良生活习惯。生活习惯对肠道健康也有很大影响。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缓,增加便秘的风险。
(3)心理因素。心理压力是IBS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下,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这是因为情绪压力可以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分泌,从而改变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功能。心理压力还可能影响饮食习惯,使患者更容易摄入刺激性食物。
(4)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存在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人体之间存在共生关系,对维持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某些因素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如抗生素滥用、饮食结构改变等,进而诱发IBS。
除了上述因素外,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肠道敏感。如慢性胃炎、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甲亢等全身性疾病,都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导致IBS。
·如何预防肠易激综合症·
IBS影响我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但该疾病是可以预防控制的,通过调整饮食、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可以减少IBS的发生。以下是预防IBS的建议。
(1)合理饮食。暴饮暴食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发肠道不适。合理控制餐量,避免过度饮食,有助于预防IBS。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减少便秘和腹泻等肠道问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适当添加膳食纤维,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同时应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摄入辛辣、油腻、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肠道,引发不适。
(2)增加水分摄入。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每天至少喝8杯水,以软化粪便,减轻便秘症状。此外,适当摄入益生菌或乳酸菌等有益菌群也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预防肠易激综合症。
(3)规律作息。首先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维护肠道健康。每晚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助于预防IBS。其次要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保持每天固定的作息时间,这有助于调整身体的生物钟,提高肠道的稳定性。
(4)适度运动。定期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改善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腹泻等问题。同时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这是因为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肠道痉挛,加重症状。在选择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肠道负担。
(5)放松心情。情绪因素对IBS的影响不可忽视。在生活中要学会放松,通过冥想、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来减轻压力和放松身心。这些方法有助于缓解肠道紧张状态,预防IBS的发生。同时可寻求支持,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分享心情和感受。他们可以提供支持、理解和鼓励,帮助您度过难关。
(6)定时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尽量避免如厕时间过长、看手机或书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建议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排便,并集中注意力,放松心情,以利于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7)定期体检。定期到医院体检,包括肠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肠道健康问题。若经常出现肠道不适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以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建议,帮助更好地预防和管理IBS。
总之,IBS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其发生是饮食、心理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提高防范意识,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以改善肠道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赵晓杰 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