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作为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出生缺陷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面部外观,还可能对咀嚼、吞咽、语音等生理功能造成损害。因此,从出生到成年的跨学科协作序列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过程涉及口腔颌面外科、正畸科、语音治疗科、心理科等多个学科的紧密配合,旨在为患儿提供全面、系统的治疗。
早期干预与手术治疗
唇腭裂序列治疗通常始于患儿出生后尽早。对于单侧唇裂,修复手术最佳时间一般在出生后3至6个月,此时患儿身体状况相对稳定,手术风险较低。双侧唇裂由于手术难度较大,可适当后延,但若前颌骨生长过快,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提前至出生后3个月进行。腭裂修复手术则多在患儿1岁左右时进行,恢复腭部组织完整性,改善语音功能。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发挥着核心作用。他们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力求在恢复唇腭部解剖结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和瘢痕形成。此外,术前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包括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以及对有先天性心脏病史患儿的超声心动检查。
正畸治疗与语音训练
正畸治疗在唇腭裂序列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婴儿期到成年,牙颌系统发育过程需要多次干预。婴儿期可进行术前鼻牙槽骨矫治,利用高分子材料制作个体塑形矫治器,主动诱导畸形的骨骼及软骨重新发育。混合牙列期则注重牙槽突愈合与环境优化。恒牙期则调整牙弓形态及面部平衡,通过CBCT三维影像设定靶向移动策略,实现精准矫治。
语音训练同样不容忽视。一般在患儿4至5岁左右开始,此时患儿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模仿能力,通过专业的发音训练、呼吸训练、共鸣训练和口腔肌肉训练,帮助患儿纠正发音不清、鼻音过重等问题,提高语音清晰度。
心理支持与长期随访
唇腭裂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支持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心理科医生通过心理咨询、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家庭治疗等多种方式,帮助患儿和家长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此外,长期随访也是唇腭裂序列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患儿术后需定期进行复查,包括伤口护理、饮食护理、语音训练和定期复查等。医生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总之,儿童唇腭裂序列治疗是一条从出生到成年的跨学科协作之路。通过早期干预与手术治疗、正畸治疗与语音训练、心理支持与长期随访以及跨学科协作与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能够为唇腭裂患儿提供全面、系统的治疗,帮助他们恢复面部外观和生理功能,重拾自信与笑容。
(付坤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5)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