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病理科医生怎么从显微镜里看出癌症等级

2025-06-02 12:3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癌症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在癌症的诊断过程中,病理诊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病理科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来确定癌症的等级,是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的关键依据。

一、病理诊断的基本流程

    病理诊断的过程始于临床医生通过穿刺活检、内镜活检或手术切除等方式取得可疑组织。这些组织样本会被立即放入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以防止组织腐败并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随后,组织样本经过脱水、包埋等处理,制成石蜡包埋的组织块,再切成薄片,贴在载玻片上。最重要的步骤是染色,最常用的是苏木精 - 伊红染色(H&E染色),它可以使细胞核呈蓝紫色,细胞质和胶原纤维呈粉红色,从而使细胞结构在显微镜下清晰可见。

二、显微镜下的关键观察指标

(一)细胞形态特征

    细胞形态是病理科医生判断癌症等级的重要依据之一。良性肿瘤的细胞通常大小均匀,接近正常细胞,而恶性肿瘤细胞则大小不一,表现出明显的“异型性”。细胞核的变化尤为关键,良性肿瘤的细胞核小而规则,染色均匀;恶性细胞的核则明显增大,核质比例失调,染色加深,核仁变得大而明显。核分裂象的数量也是重要指标,良性肿瘤中很少见到核分裂,而恶性肿瘤中不仅核分裂增多,还可能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

(二)组织结构特征

    组织结构的观察同样重要。良性肿瘤往往保持原有组织的结构特点,细胞排列有序;恶性肿瘤则失去正常组织结构,细胞排列紊乱,极性消失。例如,乳腺纤维腺瘤的腺管结构仍然保持,而乳腺癌则呈现不规则的巢状或条索状排列。此外,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也能提供重要线索,良性肿瘤通常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呈膨胀性生长;恶性肿瘤则呈浸润性生长,像树根一样向周围组织穿插,边界不清,常常没有完整包膜。

(三)分化程度

    癌症的病理分级主要依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来进行划分。分化程度较高的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似,而分化程度较低的肿瘤细胞则与正常细胞差异明显。一般来说,G1(高度分化)的肿瘤细胞形态接近正常细胞,生长较慢,恶性程度低;G2(中度分化)的肿瘤细胞形态介于高度分化和低度分化之间,生长速度和恶性程度中等;G3(低度分化)的肿瘤细胞形态明显异常,生长较快,恶性程度高;G4(未分化)的肿瘤细胞形态极度异常,生长迅速,恶性程度极高。

(四)核分裂象数目

    核分裂象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可见的显微结构,数量越多,提示细胞增殖活跃,通常与较高的病理分级相关。低核分裂象数目提示肿瘤细胞增殖缓慢,可能对应较低的病理分级;高核分裂象数目提示肿瘤细胞增殖迅速,可能对应较高的病理分级。

(五)组织结构破坏程度

    病理科医生还会观察肿瘤是否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包括是否侵入周围组织或形成新的血管等。轻度破坏通常意味着较低的病理分级,而重度破坏则可能意味着较高的病理分级。

三、辅助诊断技术

    当常规H&E染色难以确定肿瘤性质时,病理医生会借助更多先进的辅助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是最常用的辅助手段,通过特定的抗体标记,可以检测肿瘤细胞表达的蛋白质。例如,细胞角蛋白(CK)阳性提示上皮来源,而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则提示间叶组织来源。某些标记物还具有预后意义,如乳腺癌的ER、PR和HER2检测直接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分子病理学检测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可以检测基因扩增,如HER2基因;PCR技术能够检测特定的基因突变,如EGFR突变指导肺癌靶向治疗;新一代测序(NGS)则可以全面分析肿瘤的基因变异谱。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病理诊断更加精准,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四、诊断过程中的挑战

    病理诊断并非总是简单明了,常常面临各种挑战。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尤为困难,这类肿瘤介于良恶性之间,其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需要结合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综合判断。肿瘤异质性也是一个常见问题,同一肿瘤的不同区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特征,这就要求病理医生仔细观察多个切片,必要时进行多点取材。小活检标本的诊断更具挑战性,内镜或穿刺获取的组织量有限,可能无法完全代表整个病变的特征,病理医生需要在有限的材料中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五、病理报告的解读

    一份完整的病理报告通常包含多个部分。肉眼检查描述记录标本的大小、颜色、质地等大体特征。组织学诊断是核心内容,明确病变的性质。对于恶性肿瘤,还包括组织学分级(如乳腺癌的Nottingham分级)和分期信息(如TNM分期)。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结果会单独列出,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备注部分可能包含诊断的局限性或建议进一步检查的内容。

六、病理诊断的重要性

    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临床治疗具有决定性影响。一个准确的病理诊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也可以确保患者得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案。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病理诊断不再局限于良恶性的判断,而是向着预测治疗反应和预后的方向发展。例如,通过检测PD-L1表达预测免疫治疗效果,通过HRD状态评估PARP抑制剂的敏感性。

七、结语

    通过显微镜判断肿瘤良恶性及癌症等级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从标本处理到染色观察,从形态评估到分子检测,每一步都需要病理医生的专业判断。虽然诊断技术不断进步,但病理医生的经验和智慧始终是不可替代的。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这个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理报告,也能更积极地参与治疗决策。当拿到病理报告时,不妨与主治医生详细讨论,了解诊断依据和治疗建议,共同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总之,病理科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来确定癌症的等级,是癌症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环节。这一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结合临床信息,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不断提高,为癌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王芳 滑县人民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