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诊骨科的诊室里,常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车祸伤者被亲友匆忙抬进医院,原本只是轻微腰痛,经过一番 “好心” 搬动后,疼痛反而骤然加剧,甚至出现下肢麻木、无法站立的情况。事实上,车祸后的腰痛绝非小事,随意搬抬可能会让原本可恢复的损伤演变成终身遗憾。急诊骨科医生强调,正确的应急处理方式,有时比及时送医更重要。
车祸后腰痛:隐藏在疼痛背后的 “危机”
车祸瞬间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会对人体脊柱造成超乎想象的考验。据临床统计,约 68% 的车祸伤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部不适,其中 23% 可能存在潜在的脊柱损伤。腰椎作为连接躯干与下肢的 “桥梁”,不仅要支撑上半身重量,还要保护椎管内的脊髓神经,一旦在车祸中受到牵拉、挤压或扭转力,可能引发多种损伤。
椎体骨折是最常见的急症之一。车祸中急刹车的惯性会使腰椎瞬间承受数倍于体重的压力,导致椎体压缩变形,就像被挤压的饼干。这种损伤在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腰部隐痛,但骨折碎片若压迫神经,会迅速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椎间盘突出也不容忽视。纤维环在暴力冲击下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如同被挤爆的轮胎内胎,压迫邻近神经根,引发剧烈腰痛伴下肢麻木。更危险的是脊髓损伤,当脊柱稳定性被破坏,移位的骨骼可能直接挫伤或切断脊髓,造成不可逆的瘫痪。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损伤具有 “隐匿性”。部分伤者在车祸后短时间内仅感觉腰部轻微酸痛,活动似乎不受限,这可能是肾上腺素分泌掩盖了疼痛信号。此时若盲目活动或被搬动,极有可能加重损伤。
致命误区:随意搬抬的 “二次伤害”
在车祸现场,亲友出于焦急往往会采取错误的救助方式,这些举动看似紧急,实则可能带来致命后果。最常见的错误是 “公主抱” 搬运 —— 一人托颈、一人抱腿的姿势,会使腰椎处于极度弯曲的状态,如同被对折的钢管,原本稳定的骨折端可能发生移位,直接切割脊髓神经。
还有人会尝试让伤者 “坐起来” 或 “扶着走”,这种做法同样危险。脊柱损伤后,椎体失去正常的支撑功能,站立或坐位时的重力会导致骨折部位进一步塌陷,就像被重压的豆腐渣工程,碎骨片可能突入椎管,造成神经永久性损伤。
临床曾遇到过这样的案例:一位车祸伤者仅感觉腰部轻微疼痛,同行者扶着他步行至医院,检查发现腰椎压缩性骨折,而步行过程中已造成骨折块移位,压迫马尾神经,最终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急诊骨科医生强调,脊柱损伤的黄金救治时间窗口极短,任何不当操作都可能让可逆损伤转为终身残疾。
科学应对:车祸后腰痛的正确处理步骤
当车祸发生后有人出现腰痛症状,正确的处理流程应遵循 “先判断、再固定、后转运” 的原则,分秒必争却不能慌中出错。
首先要保持现场稳定,切勿移动伤者。让伤者平卧在原地,不要试图让其翻身、坐起或站立,同时观察其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及下肢活动能力,询问是否有下肢麻木、疼痛或无力感,这些信息对后续诊断至关重要。
其次是紧急固定脊柱。若现场有硬板担架或脊柱固定板,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操作;若没有专业设备,绝不能徒手搬运。正确的固定方式是:多人协同将伤者平移至硬板上,保持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如同搬运一块整体的木板,避免任何角度的扭转或弯曲。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用衣物或毛巾垫在伤者腰部两侧,防止身体晃动。
最后是安全转运。应拨打 120 急救电话,告知伤者有腰痛症状,可能存在脊柱损伤,要求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和脊柱转运设备。转运过程中要保持伤者平卧,避免颠簸,同时持续观察其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到达医院后,需优先进行脊柱 X 线或 CT 检查,明确损伤情况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于疑似脊柱骨折的伤者,即使当时疼痛不剧烈,也必须按上述流程处理。因为有些稳定性骨折在初期可能症状轻微,但微小的活动就可能破坏其稳定性,引发严重后果。
后续治疗:从急诊到康复的全程管理
车祸后腰痛的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从急诊处理到后期康复,每一步都关乎预后效果。
对于轻度软组织损伤或稳定性骨折,可采取保守治疗。伤者需卧床休息 4-6 周,佩戴定制的支具固定腰部,同时配合消炎镇痛药物、物理治疗等缓解症状。在卧床期间,要注意定时翻身(需家属协助保持脊柱直线翻身),防止压疮发生,同时进行下肢肌肉收缩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
若确诊为不稳定性骨折或伴有神经损伤,则需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椎体成形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等方式,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和稳定性,解除神经压迫。术后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从床上肢体活动逐渐过渡到站立、行走训练,整个康复周期可能需要 3-6 个月。
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式,定期复查都必不可少。通过影像学检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急诊骨科医生强调,脊柱损伤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早期正确处理为恢复奠定基础,而科学的康复训练则决定最终的功能预后。
预防为先:减少车祸脊柱损伤的关键
虽然车祸的发生难以完全避免,但掌握正确的防护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脊柱损伤的风险。乘车时务必系好安全带,调整座椅位置,使腰部与椅背紧密贴合,必要时使用腰靠,让腰椎在车祸冲击时能得到有效支撑,如同给脊柱加了一层缓冲垫。
驾驶或乘坐汽车时,保持正确的坐姿也很重要:背部挺直、膝盖与臀部同高、双脚平放地面,这样的姿势能使脊柱处于自然生理曲度,分散冲击力。此外,儿童应使用适合其年龄的安全座椅,避免因成人安全带位置不当导致车祸时腰部受力过大。
车祸后的腰痛如同一个警示信号,提醒我们脊柱可能受到了威胁。急诊骨科医生再次强调:面对这种情况,“不动” 有时比 “乱动” 更重要。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知识,不仅是对他人生命的负责,也可能在关键时刻挽救一个家庭的幸福。当意外发生时,冷静科学的应对,才是对伤者最好的保护。
(尚志恒 开封市人民医院 急诊外科病区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