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帕金森患者的日常功能锻炼:用科学运动 “解冻” 生活能力

2025-09-02 20:5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对帕金森患者而言,身体的僵硬、动作的迟缓,往往让穿衣、吃饭、走路等日常小事变成 “难题”。而规律的功能锻炼,就像一把 “钥匙”,能帮助患者维持肌肉力量、改善运动协调性,延缓功能衰退,重新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不同于普通健身,帕金森患者的锻炼需围绕 “改善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兼顾安全性与针对性,从基础的肢体活动到复杂的生活技能训练,循序渐进筑牢 “运动防线”。

锻炼核心原则:安全为先,循序渐进

帕金森患者的运动系统较为脆弱,锻炼前必须明确三大原则,避免受伤或过度消耗体力:

适配病情,量力而行:根据病程调整强度,早期患者可进行中等强度锻炼(如快走、太极),中晚期患者以轻柔的被动运动(如家人辅助拉伸)和主动辅助运动为主,避免突然的弯腰、扭转等动作。

规律坚持,少量多次:每天锻炼总时长控制在 30-60 分钟,分 2-3 次进行,每次 15-20 分钟。例如早餐后 1 小时练肢体拉伸,下午练平衡训练,避免一次性运动过久导致疲劳。

环境安全,做好防护:锻炼场地需平整、无障碍物,穿防滑鞋、宽松衣物;中晚期患者锻炼时,身边需有人陪同,必要时借助扶手、助行器等辅助工具。

四大核心锻炼方向:针对性改善日常功能

1. 肢体灵活性训练:缓解僵硬,找回 “灵活感”

肢体僵硬是帕金森患者最直观的困扰,通过针对性拉伸和关节活动,能有效放松肌肉、维持关节活动度,让穿衣、抬手等动作更轻松。

全身拉伸(每日 2 次,每次 5-8 分钟):站立或坐姿均可,双手向上伸直,掌心相对,缓慢向头顶方向伸展,停留 3 秒后放松;再将一侧手臂横过胸前,用另一只手轻拉肘部,左右交替各停留 3 秒,缓解肩颈、手臂僵硬。

手部精细动作训练(每日 1-2 次,每次 10 分钟):借助日常物品做 “生活化训练”,如用手指逐颗捡黄豆、扣纽扣、系鞋带(可先从较大的纽扣和鞋带练起);也可握一个软球,缓慢用力挤压再放松,反复 10-15 次,改善手部震颤和抓握无力。

下肢关节活动(每日 2 次,每次 8 分钟):坐姿时,双脚平踩地面,缓慢抬起一侧膝盖至最大幅度,停留 2 秒后放下,左右交替 10 次;再将脚尖缓慢踮起,保持 1 秒后踩实,重复 15 次,维持髋关节、膝关节和脚踝的灵活性。

2. 平衡与步态训练:稳住步伐,减少跌倒

姿势平衡障碍和 “慌张步态”(身体前倾、越走越快停不下来)是帕金森患者跌倒的主要原因,针对性训练能增强核心力量,让走路更稳。

静态平衡训练(从简单到复杂,每日 1 次,每次 5-10 分钟):初期双手扶墙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慢慢松开一只手,维持 10 秒后换另一只;适应后尝试双手离开墙面,双手叉腰站立,逐渐延长站立时间(从 10 秒到 30 秒);中晚期患者可在家人搀扶下进行,避免独自尝试。

动态平衡训练(每日 1 次,每次 10 分钟):借助扶手,缓慢向侧面迈步(左右各 10 步),注意脚步平稳,避免摇晃;也可练习 “迈步转身”,向前走 3 步后,缓慢向一侧转身 90 度,再走 3 步后转回来,动作放缓,重点练 “稳” 不练 “快”。

步态矫正训练(每日 1-2 次,每次 10-15 分钟):走路时刻意 “放大步幅”,想象脚下踩着一条直线,双脚交替踩在直线上(“走直线” 训练);同时配合手臂摆动,左右手臂自然前后甩动,改善 “拖步” 和手臂僵硬不动的问题;若出现 “慌张步态”,可在地面贴间隔 50 厘米的胶带,按胶带间距迈步,借助视觉提示控制步速。

3. 核心与肌力训练:筑牢 “身体根基”

核心肌群(腰腹、背部肌肉)和四肢肌力的衰退,会加重身体的无力感,通过简单的力量训练,能增强身体支撑力。

核心训练(坐姿为主,每日 1 次,每次 8 分钟):坐在稳固的椅子上,双手放在大腿上,缓慢向后靠,再用腰腹力量坐直,重复 10 次;也可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缓慢向左右两侧侧身,每个方向停留 2 秒,左右各 8 次,锻炼腰腹肌肉。

上肢肌力训练(每日 1 次,每次 10 分钟):双手各握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约 500 毫升),缓慢向上举过头顶,再缓慢放下,重复 10-15 次;也可将手臂向前伸直,缓慢向两侧打开再收回,锻炼肩部和手臂肌肉。

下肢肌力训练(每日 1 次,每次 10 分钟):背靠墙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缓慢弯曲膝盖(膝盖不超过脚尖),保持半蹲姿势 5 秒后站直,重复 8-10 次(“靠墙静蹲”);或坐姿时,双脚踩地,在脚下垫一块毛巾,用脚缓慢向前推毛巾,再拉回,借助摩擦力锻炼腿部肌肉。

4. 呼吸与放松训练:缓解疲劳,调节状态

帕金森患者常因肌肉紧张导致呼吸浅促、容易疲劳,呼吸和放松训练能帮助调节身体状态,减轻焦虑情绪。

腹式呼吸训练(每日 2 次,每次 5 分钟):平躺在床上或坐姿,双手放在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感受腹部鼓起,再用嘴巴缓慢呼气,感受腹部收缩,呼吸节奏保持 “吸 4 秒、呼 6 秒”,帮助放松全身肌肉,改善呼吸功能。

全身放松训练(睡前进行,每次 10 分钟):从头部开始,依次放松额头、眼睛、面部、颈部、肩部、手臂、腰腹、腿部和脚部,每个部位先 “用力紧绷 5 秒”,再 “彻底放松 10 秒”,通过 “紧绷 - 放松” 的对比,缓解肌肉僵硬和身体疲劳。

锻炼注意事项:避开误区,科学获益

选对时机:建议在服用帕金森病药物后 1-2 小时进行锻炼,此时药物效果最佳,身体活动能力较好,能减少锻炼难度和不适感。

关注身体信号:锻炼时若出现头晕、心慌、肌肉酸痛加剧等情况,需立即停止休息;避免在情绪低落或身体疲劳时强行锻炼,以免适得其反。

融入生活场景:不必刻意 “安排” 锻炼时间,可将训练融入日常,比如买菜时放慢脚步、刻意走稳,做饭时用双手交替拿取物品,看电视时做手部抓握训练,让锻炼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对帕金森患者来说,功能锻炼不是 “任务”,而是维持生活质量的 “必需品”。哪怕每天只练 15 分钟,只要长期坚持,就能明显感受到肢体僵硬的缓解、走路稳定性的提升。家人的陪伴和鼓励也至关重要,一起参与简单的拉伸、散步,既能帮助患者坚持锻炼,更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支持 —— 毕竟,对抗疾病的路上,“动起来” 的勇气,远比速度和强度更重要。

(岳高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