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动损伤或意外事故中,交叉韧带损伤较为常见,尤其是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修复受损韧带、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手段。然而,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科学合理的锻炼对于膝关节功能的全面恢复起着决定性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科学锻炼方法。
一、术后早期(0 - 2周):消肿止痛,恢复关节活动度
1.冰敷与抬高患肢
手术后的前几天,膝关节会出现明显的肿胀和疼痛。此时,冰敷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方法。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膝关节周围,每次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同时,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助于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比如,在休息时可以在脚下垫一个枕头,使腿部处于抬高的位置。
2.踝泵运动
踝泵运动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锻炼方法,它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体做法是:平躺在床上,双脚放松,然后缓慢地做踝关节的屈伸和环绕动作。屈伸时,尽量将脚尖向上勾起,再向下伸展;环绕时,以踝关节为中心,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转动。每个动作保持5 - 10秒,每次练习10 - 15分钟,每天进行3 - 4组。
3.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股四头肌是膝关节周围最重要的肌肉之一,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对于膝关节的稳定和功能恢复至关重要。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可以在术后早期进行。平躺在床上,伸直双腿,然后用力将膝盖后方紧贴床面,感受大腿前侧肌肉的收缩。保持收缩状态5 - 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练习10 - 15分钟,每天进行3 - 4组。
4.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术后1 - 2周,可以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被动的膝关节屈伸活动。患者平躺在床上,康复治疗师一手握住患肢的脚踝,另一手托住膝关节后方,缓慢地屈伸膝关节。屈伸的角度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一般从30°左右开始,每周增加10° - 15°。每次练习10 - 15分钟,每天进行2 - 3次。
二、术后中期(2 - 6周):增强肌肉力量,进一步扩大关节活动度
1.直腿抬高训练
直腿抬高训练可以进一步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平躺在床上,伸直患肢,然后将腿部缓慢抬起,与床面成45° - 60°角,保持5 - 10秒,再缓慢放下。重复进行,每次练习10 - 15分钟,每天进行3 - 4组。随着肌肉力量的增强,可以在脚踝处绑上沙袋,增加训练的难度。
2.终末伸膝训练
终末伸膝训练有助于增强膝关节伸直时的力量。坐在椅子上,将患肢放在一个与地面平行的小凳子上,然后在脚踝处绑上适量的重物(如沙袋)。缓慢地伸直膝关节,保持伸直状态5 - 10秒,再缓慢放下。每次练习10 - 15分钟,每天进行3 - 4组。
3.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以逐渐从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过渡到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躺在床上,主动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屈膝时,可以用健侧腿帮助患侧腿弯曲;伸膝时,要尽量将膝关节伸直。每次练习10 - 15分钟,每天进行3 - 4组。同时,可以借助助行器或拐杖进行部分负重站立和行走练习,但要注意控制负重的重量和时间,避免过度负重对膝关节造成损伤。
4.髋关节周围肌肉训练
髋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对于膝关节的稳定也有重要影响。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髋关节外展、内收和后伸训练。例如,侧躺在床上,健侧在下,患侧在上,缓慢地将患侧腿向上抬起,然后放下,进行髋关节外展训练;将患侧腿向下压,进行髋关节内收训练;俯卧在床上,将患侧腿向后抬起,进行髋关节后伸训练。每个动作保持5 - 10秒,每次练习10 - 15分钟,每天进行3 - 4组。
三、术后后期(6 - 12周):提高肌肉耐力和协调性,恢复日常活动能力
1.渐进性抗阻训练
渐进性抗阻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可以使用弹力带或哑铃进行训练。例如,将弹力带固定在床脚,患侧腿套上弹力带的另一端,然后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训练,根据弹力带的阻力大小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使用哑铃时,可以坐在椅子上,将哑铃放在脚踝处,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每次练习10 - 15分钟,每天进行3 - 4组。
2.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有助于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身体的协调性。可以单脚站立,每次站立30 - 60秒,然后换另一侧脚站立。随着平衡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如在站立时闭上眼睛、在软垫子上站立等。每次练习5 - 10分钟,每天进行2 - 3组。
3.上下楼梯训练
上下楼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进行上下楼梯训练。上楼梯时,先迈健侧腿,再迈患侧腿;下楼梯时,先迈患侧腿,再迈健侧腿。开始时可以借助扶手,逐渐减少对扶手的依赖。每次练习10 - 15分钟,每天进行2 - 3组。
4.游泳或骑自行车训练
游泳和骑自行车是两种对膝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方式,适合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游泳时,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减少膝关节的负担;骑自行车时,要注意调整座椅的高度和角度,保持正确的骑行姿势。每次运动30 - 60分钟,每周进行3 - 4次。
四、术后远期(12周以后):回归运动,预防再损伤
1.专项运动训练
如果患者有回归运动的需求,如跑步、篮球、足球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专项运动训练。训练内容要根据具体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设计,例如,跑步训练可以包括慢跑、变速跑、间歇跑等;篮球训练可以包括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2.柔韧性训练
良好的柔韧性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可以进行一些全身的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普拉提等。重点拉伸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如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等。每个拉伸动作保持15 - 30秒,重复2 - 3组。
3.定期复查和评估
在术后远期,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和评估,了解膝关节的恢复情况和功能状态。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康复训练方案,确保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患者要注意自我监测,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停止运动,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五、结语
交叉韧带重建后的科学锻炼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通过合理、循序渐进的锻炼,患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的功能,重返正常的生活和运动。但一定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锻炼,避免因不当锻炼导致二次损伤。
(耿洋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关节外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