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院外二科值班,总能遇到捂着眼睛冲进来的患者:“护师,我眼睛进沙子了,越揉越疼!”这时候掀开眼皮一看,往往不是沙子在“捣蛋”,而是揉眼睛的动作把角膜磨出了小伤口。眼睛里进东西这事儿常见,但处理错了,小麻烦可能变大事。今天就来聊聊,眼睛里进了“不速之客”,到底该怎么正确应对。
一、眼睛比你想的“娇气”:小沙子也能捅大篓子
眼睛这玩意儿,看着结实,其实是个“玻璃做的精密仪器”。最外面的角膜(黑眼球表面),厚度只有0.5-1毫米,比手机贴膜还薄,上面布满了神经末梢——这就是为啥进沙子会疼得眼泪直流,因为神经在“报警”。
沙子进眼睛后,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揉”。但你知道吗?揉眼睛的力道,对角膜来说相当于“用砂纸擦玻璃”。沙子本身是硬颗粒,揉的时候会被眼皮带着在角膜上“蹭来蹭去”,轻则划出小划痕(医学上叫“角膜上皮损伤”),重则嵌进角膜里,得用针头才能挑出来。
更麻烦的是“带菌入侵”。户外的沙子、灰尘里藏着各种细菌,揉眼睛时不仅会把细菌“按”进角膜伤口,还会让眼球表面的保护液(泪膜)被擦掉,等于给细菌打开了“入侵通道”。有个患者在工地干活时进了沙子,揉了两下觉得没事,结果第二天眼睛红肿流脓,检查发现是细菌性角膜炎,差点影响视力。
还有些“伪装成沙子的东西”更危险:比如风中飘来的柳絮、植物绒毛,或者金属碎屑。柳絮会刺激眼睛产生过敏反应,揉完后眼睛又痒又肿;金属碎屑则像“小刀片”,如果嵌在角膜上没及时取出,几小时就会生锈,到时候处理起来更麻烦。
二、正确操作分三步:先“冲”再“翻”后“就医”
眼睛里进了东西,外二科护师的处理口诀是“不揉、不吹、科学冲”。具体分三步,在家就能操作:
第一步:用流动清水冲眼睛
找个干净的水盆,弯腰低头,让眼睛对着水龙头的细流(水温别太凉或太烫,接近体温最好),同时轻轻扒开上下眼皮,转动眼球,让水流冲洗整个眼白和眼角。如果是孩子,可以让他躺在椅子上,用干净的勺子舀水慢慢往眼睛里浇——记住,水流要温柔,别直接对着黑眼球冲。
冲的时候要睁眼,别怕水流刺激。眼泪本身就是“天然清洁剂”,加上清水冲洗,大部分沙子、灰尘都会被冲出来。有个患者试过用矿泉水瓶冲眼睛,效果也不错,记得先把瓶口对着水龙头冲一下,避免瓶口的细菌污染。
第二步:翻开眼皮找“元凶”
如果冲完还觉得疼,可能是异物粘在了眼皮内侧。这时候可以对着镜子自己翻眼皮:用手指捏住上眼皮边缘,轻轻向上提,同时眼球往下看,上眼皮就会翻过来,露出内侧的睑结膜。如果看到白色的小颗粒(沙子或灰尘),用干净的棉签蘸凉开水,轻轻一粘就能取出来。
翻下眼皮更简单:用手指往下拉眼皮,眼球往上看,就能看到下眼皮内侧。要注意,棉签不能伸进眼睛超过1厘米,更不能碰到黑眼球,不然会划伤角膜。如果找不到异物但眼睛还是疼,别再折腾,赶紧去医院。
第三步:判断是否需要就医
出现这几种情况,别犹豫,直接来医院外二科:
-冲完、翻完后,眼睛还是刺痛、怕光、流泪,看东西模糊;
-眼睛里进的是金属碎屑、化学液体(比如农药、清洁剂);
-眼睛红肿加重,分泌物变多(比如黄色脓状);
-异物进去超过2小时,自己处理后没缓解。
有个老太太眼睛进了小飞虫,自己用毛巾擦了半天,结果虫子腿扎进了结膜里。来医院时,眼白已经充血红肿,我们用裂隙灯找到虫腿,轻轻夹出来,再涂上抗生素眼膏,第二天就好了。她说:“早知道这么简单,就不该硬扛。”
三、中医护眼有妙招:日常做好“防”和“养”
作为中医院的护师,除了处理急症,更想教大家几招中医护眼的法子,平时做好了,能减少眼睛进东西的概率,还能增强眼睛的抵抗力。
1. 常喝“明目茶”:给眼睛“加层保护罩”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血充足,眼睛就不容易受外界刺激。平时可以泡点护眼茶:
-菊花3克+枸杞5克:菊花能清热明目,枸杞补肝血,适合经常用眼、眼睛干涩的人。
-决明子3克+金银花2克:决明子能清肝泻火,金银花清热解毒,适合容易上火、眼睛发红的人。
-桑葚5克+红枣2颗:桑葚补肝肾,红枣补气血,适合体质弱、眼睛容易疲劳的人。
记得别用沸水冲泡,80℃左右的温水最好,每天喝一杯,坚持下来,眼睛会觉得润润的。
2. 按揉“护眼穴”:增强眼睛抵抗力
眼睛周围的穴位就像“护眼开关”,平时按一按,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让泪腺分泌更旺盛(泪液多了,能减少异物附着):
-睛明穴:在内眼角凹陷处,用拇指轻轻按揉,每次30秒,能缓解眼睛干涩。
-四白穴:在眼眶下缘正中下方一点,按的时候会有酸胀感,按1分钟能减轻眼部疲劳。
-太阳穴:在外眼角和眉梢之间的凹陷处,用食指打圈按摩,能放松眼部肌肉,减少异物进入时的不适感。
按的时候力度别太大,以感觉酸胀但不疼为宜,每天早晚各一次就行。
3. 出门做好“物理防护”:不给异物可乘之机
不同场景,防护重点不同:
-大风天气:戴宽檐帽或防风眼镜,减少沙子、灰尘直接吹进眼睛。
-骑车或开车:别让眼睛正对风吹来的方向,车窗留条缝时,最好戴上墨镜(镜片能挡一部分异物)。
-工地干活或gardening:必须戴防护眼镜,这是最有效的“物理屏障”,别嫌麻烦。
有个经常骑行的患者,以前总被风吹得眼睛进沙子,后来养成戴防风眼镜的习惯,半年都没再来处理过眼睛异物。
四、这些“误区”要避开:别让小问题变复杂
处理眼睛进异物时,很多人会用“土方法”,其实都是误区:
误区一:用嘴吹眼睛
有人觉得“吹一吹”能把沙子弄出来,其实嘴里的唾液飞沫会随着气流进眼睛,反而增加感染风险。而且吹的力度不好控制,有时候会让沙子往角膜深处钻。
误区二:用盐水或酒精冲洗
家里的食盐没经过无菌处理,用盐水冲眼睛可能导致细菌感染;酒精更是绝对不能用,会直接烧坏角膜上皮,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正确的冲洗液只有两种:凉开水或医用生理盐水。
误区三:用手扒开眼皮“找”异物
没洗手就扒眼皮,等于把手上的细菌直接送进眼睛。如果异物在角膜上,强光下自己很难看清,反而可能因为扒得太用力,让眼球受压受伤。
误区四:觉得“眼泪能冲出来就没事”
眼泪确实能冲掉一些小异物,但如果异物已经划伤角膜,就算冲出来了,伤口还在。这时候要做的是:滴一滴抗生素眼药水(比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然后闭眼休息半小时,让角膜上皮自己修复。
最后说句贴心话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扇窗户可经不起瞎折腾。下次眼睛进了东西,记住:别揉、别吹、先冲洗,处理不好及时来医院。咱们外二科的护士站常备生理盐水和裂隙灯,随时能帮你解决问题。
平时多喝点明目茶,按按护眼穴,出门做好防护,眼睛才能一直清亮亮的。毕竟,能清楚地看到花开、看到笑脸,才是最幸福的事呀。
(姜小瑞 登封嵩正中医院 外二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