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生活中,过敏反应可能不期而至,给人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危及生命。了解急性过敏反应的自救方法,尤其是认识过敏源与准备抗过敏药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帮助大家掌握这一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一、急性过敏反应的认识
过敏反应,医学上称为变态反应,是机体对某些外来物质(过敏原)过度敏感而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当人体首次接触某些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记住”这些物质,并在再次接触时迅速作出反应,释放大量化学物质,如组胺,引发一系列症状。急性过敏反应是指这种反应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生,症状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
急性过敏反应的症状多样,常见的包括皮肤瘙痒、红肿、荨麻疹、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严重的急性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二、认识过敏源
过敏源是导致过敏反应的“罪魁祸首”。了解常见的过敏源,有助于我们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1. 食物过敏源
• 常见食物过敏源包括花生、坚果、牛奶、鸡蛋、大豆、小麦、海鲜等。对于某些人来说,即使是微量接触也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
• 需要注意的是,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是不同的概念。食物不耐受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但也可能导致不适。
2. 吸入性过敏源
• 吸入性过敏源包括花粉、尘螨、霉菌孢子、动物皮毛等。这些物质通常通过鼻子或嘴巴进入体内,引发呼吸道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 季节性过敏通常由花粉引起,而常年性过敏则可能与尘螨、霉菌孢子等室内过敏源有关。
3. 接触性过敏源
• 接触性过敏源包括某些化妆品、洗涤剂、香料、金属(如镍)、乳胶等。这些物质在与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时,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等过敏反应。
4. 药物过敏源
• 药物过敏是指人体对某种药物成分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常见的药物过敏包括青霉素、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等。药物过敏的症状可能包括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
三、抗过敏药物的准备与使用
在了解过敏源的基础上,准备一些抗过敏药物,以便在过敏反应发生时迅速自救,是非常重要的。
1. 抗组胺药物
• 抗组胺药物是常用的抗过敏药物,通过阻止组胺的作用来减轻过敏反应的症状。常见的抗组胺药物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
• 这些药物通常用于缓解皮肤瘙痒、红肿、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在过敏反应发生时,可以迅速服用一片,以减轻症状。
• 需要注意的是,抗组胺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副作用。在使用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推荐的剂量服用,并避免驾车或从事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
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 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这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够迅速减轻炎症和肿胀。
• 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这些药物通常需要医生开具处方,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 由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因此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滥用。
3. 肾上腺素类药物
• 肾上腺素类药物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能够迅速收缩血管,提高血压,同时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
• 常见的肾上腺素类药物包括肾上腺素注射液。在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并尽快就医。
• 需要注意的是,肾上腺素类药物的使用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在家庭中,可以准备一些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如EpiPen),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自救。
四、急性过敏反应的自救步骤
在发生急性过敏反应时,遵循以下自救步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症状,并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
1. 迅速脱离过敏源
• 一旦发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接触可疑的过敏源。例如,如果是食物过敏,应立即停止进食;如果是吸入性过敏,应尽快离开过敏环境。
2. 保持冷静
• 情绪过度紧张可能会加重过敏症状。因此,在发生过敏反应时,应保持冷静,尽量放松身心。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来缓解紧张情绪。
3. 服用抗过敏药物
• 根据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迅速服用相应的抗过敏药物。对于轻微的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可以服用抗组胺药物;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应立即使用肾上腺素类药物,并尽快就医。
4. 寻求医疗帮助
• 如果过敏反应持续加重,或出现严重的过敏症状(如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告知医护人员自己的过敏史和正在服用的药物。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平躺姿势,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五、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除了准备抗过敏药物和掌握自救方法外,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1. 避免接触过敏源
• 对于已知的过敏源,应尽量避免接触。例如,对花粉过敏的人可以在花粉浓度高的季节减少户外活动;对食物过敏的人应避免食用含有该食物成分的食物。
2. 保持室内清洁
• 定期清洁室内环境,减少尘螨、霉菌等室内过敏源的数量。可以使用吸尘器、空气净化器等工具来辅助清洁。
3. 合理饮食与运动
• 保持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此外,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也有助于缓解过敏症状。
4. 定期进行过敏源检测
• 如果对某种物质是否过敏不确定,可以进行过敏源检测。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等方法,可以确定致病的诱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六、结语
急性过敏反应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了过敏源、准备了抗过敏药物,并掌握了自救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一挑战。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也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田丹丹 开封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