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作为普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常被许多人忽视,但就是这种初始比较简单易处理的疾病,如果不重视,很有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勿以“疝”小而不为,今天,宝鸡市金台医院普外一科医生带大家了解腹股沟疝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当腹腔内压力过高时,如咳嗽、举重或长时间站立等,腹股沟区域的腹壁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导致腹壁出现缺陷。腹腔内的组织器官通过这个薄弱点凸出,并在皮肤下形成一个突出的肿块。在站立时,由于重力作用,这个肿块会明显突出来,在卧位时,腹压减小,肿块则会回复到腹腔内,从而消失。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腹壁肌群和腹膜弹性逐渐减弱,导致腹股沟肌肉变得薄弱,容易形成疝气。
二、腹股沟疝有什么症状?
腹股沟疝的典型症状就是腹股沟三角区有一个明显凸起的包块,站立、活动或咳嗽时包块突出,部分包块可以平卧后或用手推送回去,起初肿块较小,可伴有轻微的坠胀感,随着包块越来越大,可出现疼痛、明显的胀痛,严重时可出现梗阻、腹泻、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
三、腹股沟疝有哪些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腹股沟疝有多种不同的分类,临床常按照疝发生的部位和疝内容物进入疝囊的情况进行分类。
1.易复性疝: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入腹腔,在站立或活动时肿块出现,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后可还纳回腹腔。
2.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但不引起严重症状。
3.嵌顿型疝:疝内容物强行扩张疝囊颈而进入疝囊,疝囊颈弹性收缩,将疝内容物卡住,这样疝内容物卡顿在缺损处或孔隙处,受到压迫,可伴有疼痛、肠梗阻等症状,但未发生缺血坏死。
4.绞窄性疝:肠管嵌顿如不及时解除,肠壁及其系膜受压情况下不断加重,可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阻断,疝内容物出现缺血坏死,导致肠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四、腹股沟疝的病因?
腹内压力增加: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搬运重物、举重、腹水等是腹内压增加的常见原因。腹内压持续或瞬时的增高是产生腹外疝的诱因。正常人随时有腹内压增高情况,但如腹壁强度正常,则不会发生疝。
腹壁强度降低:引起腹壁强度降低的潜在因素很多。最常见的因素有:
1.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如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股静脉穿过股管;
2.腹白线因发育不全也可成为腹壁的薄弱点;
3.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壁外伤及感染,老年、久病、肥胖所致肌肉萎缩也是腹壁强度降低的原因。另外,遗传因素、长期吸烟、腹腔肿瘤等也有可能导致腹股沟疝。
五、腹股沟疝如何治疗?
1.保守治疗:这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冷敷和温热交替疗法,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同时,避免过度活动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症状。
2.物理治疗:包括腹股沟区域的按摩、拉伸和强化锻炼,可以帮助加强腹股沟肌肉群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3.手术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情况,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其目的是手术修复腹壁缺陷,以及减少腹腔内压力的措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腹股沟的治疗要因人而异,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建议大家腹股沟有疼痛或肿胀症状时及早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指导治疗。
(李彦良 新乡市中心医院 普外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