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小儿猩红热来袭,家长如何做好隔离护理

2024-09-21 18:5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孩子的健康亮起红灯,家长们总是揪心不已。小儿猩红热作为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发病时不仅让孩子难受,也让家长们倍感焦虑。了解猩红热的特性,掌握科学的隔离护理方法,是家长们应对这场挑战的关键。

认识小儿猩红热

小儿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菌感染力较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比如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带有病菌的飞沫会飘散在空气中,周围的孩子吸入后就可能被感染。另外,接触被病菌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衣物等,也可能间接感染。

猩红热发病较急,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孩子会出现发热、咽痛、头痛、呕吐等症状。发热一般比较高,可达38-40℃。发热1-2天后,孩子的全身皮肤会出现弥漫性充血发红,上面布满密集而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用手按压时,红色可暂时消退,去除压力后又迅速恢复。在皮肤褶皱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等,皮疹更为密集,形成一条条红线,称为“帕氏线”。同时,孩子的面部充血潮红,但口唇周围相对苍白,形成“口周苍白圈”。病初时,孩子的舌苔白而厚,舌乳头红肿突出,称为“草莓舌”,2-3天后舌苔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舌乳头仍凸起,又称为“杨梅舌”。这些典型的症状是猩红热区别于其他疾病的重要特征。

隔离:防止病菌扩散的关键防线

一旦孩子确诊为猩红热,及时隔离是首要任务。猩红热的传染性很强,从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传染性最强。隔离的目的是防止孩子将病菌传播给其他健康的孩子,同时也能让患病孩子在一个相对安静、卫生的环境中好好休息,有利于病情恢复。

隔离时间一般为7天,从发病之日算起。如果孩子症状较轻,且经过有效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咽拭子培养连续3次阴性,可适当缩短隔离时间,但需经过医生评估同意。在隔离期间,孩子应尽量待在单独的房间,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房间要保持通风良好,每天定时开窗换气,至少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这样能降低空气中病菌的浓度。

如果家里还有其他孩子,要避免他们与患病孩子接触。患病孩子使用的物品,如餐具、水杯、毛巾、玩具等要单独分开,专人专用,不能与其他孩子混用。并且,这些物品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菌残留传播。

护理:助力孩子康复的重要环节

发热护理:猩红热常伴有高热,持续的高热会让孩子感到不适,还可能引发惊厥等并发症。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每隔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同时,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辅助退热,比如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腋窝、腹股沟、手心、脚心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降低体温。让孩子多喝水,补充因发热出汗而丢失的水分,防止脱水,也有助于散热。

皮肤护理:患病孩子的皮肤布满皮疹,且伴有瘙痒,孩子可能会不自觉地搔抓,容易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家长要勤给孩子剪指甲,避免孩子抓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给孩子擦拭身体,动作要轻柔,避免擦破皮疹。如果皮肤瘙痒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抹炉甘石洗剂等止痒药物。当皮疹开始脱屑时,不要强行撕扯皮屑,让其自然脱落,以免损伤皮肤。

口腔护理:猩红热会引起咽痛,孩子可能因疼痛而不愿进食、喝水,口腔内细菌滋生又会加重感染。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这样既能缓解咽痛,又能冲刷口腔内的病菌。饭后让孩子用淡盐水漱口,每天至少3-4次,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用棉签蘸取淡盐水轻轻擦拭口腔,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分泌物,预防口腔感染。

饮食护理:患病期间,孩子身体消耗较大,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恢复。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蒸蛋、牛奶、鱼肉等。避免给孩子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咽喉,加重咽痛,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如果孩子咽痛严重,吞咽困难,可以将食物做成糊状或流食,便于孩子进食。

小儿猩红热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家长们做好隔离和护理工作,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大多数孩子都能顺利康复。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的细心和耐心是孩子战胜疾病的有力支撑。让我们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难关。

(李丽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急诊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