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它就像隐藏在暗处的危险因子,随时可能威胁我们的健康与生命。作为郑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的主治医师,我深知及时、正确的救援对于中毒患者至关重要。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各类中毒的紧急救援要点,希望大家牢记这些知识,在关键时刻能伸出援手,挽救生命。
一、食物中毒
1.常见类型及症状
食物中毒是较为常见的中毒情况,多由食用被细菌、毒素、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引起。比如变质的剩饭剩菜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用后数小时内,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呕吐往往较为剧烈。而误食毒蘑菇导致的中毒症状则更为复杂多样,不同种类的毒蘑菇中毒表现各异,有些可能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剧烈呕吐、腹泻、腹痛;有些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出现头晕、头痛、幻觉、抽搐甚至昏迷;还有些可能损害肝脏、肾脏等器官,导致黄疸、少尿、无尿等症状。另外,食用未煮熟的四季豆、发芽的马铃薯等也可能引发中毒,四季豆中毒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等;马铃薯中毒除了胃肠道症状外,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
2.紧急救援要点
一旦怀疑食物中毒,首先要尽快催吐。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让其大量饮用温水或淡盐水,然后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喉后壁,引发呕吐,尽可能将胃内未消化的食物排出,减少毒素吸收。但要注意,若患者已经出现剧烈呕吐,就无需强行催吐,以免导致食管、胃黏膜损伤。同时,要保留患者吃剩的食物、呕吐物等样本,这对于医生明确中毒原因至关重要。之后,应立即送往医院,途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意识状态等。若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意识模糊等症状,需保持其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
二、药物中毒
1.常见情况及表现
药物中毒可能因误服、过量服用药物引起。比如儿童误服成人药物,或是患者自行加大药量等。不同药物中毒症状有所不同。常见的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若过量服用,早期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之后可能损害肝脏,出现乏力、黄疸、肝功能异常等。降压药服用过量可能导致血压急剧下降,患者会出现头晕、心慌、黑矇甚至晕厥。而镇静催眠药中毒,患者往往表现为嗜睡、昏迷、呼吸抑制等,呼吸会变得浅慢。
2.紧急救援要点
发现药物中毒后,同样要尽快催吐,方法与食物中毒催吐类似。但如果患者已经昏迷,严禁催吐,以免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要迅速查找患者服用的药物包装或说明书,明确药物名称、剂量等信息,这对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极为关键。然后立即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于血压下降的患者,可让其采取平卧位,抬高下肢,增加脑部供血;对于呼吸抑制的患者,要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三、气体中毒
1.常见气体中毒类型及症状
气体中毒中,一氧化碳中毒最为常见,多发生在冬季使用煤炉取暖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数百倍,一旦吸入,会迅速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器官缺氧。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类似感冒,容易被忽视。随着中毒加重,会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皮肤黏膜可呈现樱桃红色。另外,天然气、液化气泄漏也可能导致中毒,主要是因为这些气体泄漏后,会使空气中氧气含量降低,引起窒息。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心慌、头晕,严重时可昏迷。
2.紧急救援要点
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要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患者领口、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通畅。若患者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照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对于天然气、液化气等气体中毒,同样要迅速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地带,避免在现场使用明火、电器等,防止发生爆炸。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可给予吸氧,若附近有氧气瓶,可按照正确方法为患者吸氧。
四、农药中毒
1.常见农药中毒及症状
农药中毒在农村地区相对多见,常见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会出现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毒蕈碱样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流涎、瞳孔缩小等,就像毒蘑菇中毒一样,会影响胃肠道和腺体分泌。烟碱样症状则以肌肉震颤、痉挛为主,患者可能会感觉肌肉不受控制地跳动。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头晕、乏力、烦躁不安、抽搐、昏迷等。另外,百草枯中毒也较为严重,患者口服后,口腔、咽喉会有烧灼感,随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之后会逐渐损害肺部,导致进行性呼吸困难,最终可能因呼吸衰竭死亡。
2.紧急救援要点
对于农药中毒患者,首先要尽快脱去被农药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头发、眼睛等部位,尤其是接触农药的部位,冲洗时间至少15-30分钟,以减少农药吸收。如果患者口服了农药,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可进行催吐。催吐后,要尽快送往医院,携带农药的包装或说明书,以便医生了解农药成分,采取针对性的解毒治疗。对于百草枯中毒患者,时间就是生命,要争分夺秒送往有救治条件的医院,途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
五、化学品中毒
1.常见化学品中毒及表现
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强酸、强碱等化学品可能导致中毒。比如硫酸、盐酸等强酸,一旦接触皮肤,会立即引起皮肤灼伤,皮肤会出现红肿、水疱、溃疡等,疼痛剧烈。若误服强酸,口腔、食管、胃黏膜会受到严重腐蚀,患者会出现口腔、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剧烈腹痛,甚至可能出现呕血、便血等症状。而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同样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会导致皮肤皂化,出现红肿、糜烂。误服强碱会引起口腔、食管、胃的损伤,出现与误服强酸类似但又有所不同的症状,如口腔黏膜呈白色、肿胀等。
2.紧急救援要点
当发生化学品皮肤接触中毒时,要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冲洗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如果是眼部接触化学品,应立即撑开眼睑,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时眼球要转动,尽可能将化学品冲洗干净,之后尽快送往医院眼科进一步处理。若误服强酸或强碱,严禁催吐和洗胃,以免加重消化道损伤。可让患者立即口服牛奶、蛋清等,以保护消化道黏膜,然后迅速送往医院。
各类中毒情况都可能危及生命,掌握这些紧急救援要点至关重要。当身边有人发生中毒时,及时、正确的救援可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希望大家将这些知识牢记于心,在面对中毒紧急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成为生命的守护者。
(刘盼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急诊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