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科疾病的众多类型中,青光眼犹如一位隐匿的“视力杀手”,以其悄无声息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人们的视力。它被称作眼内的“隐秘高压”,这究竟是怎样一种疾病,又为何能在人们毫无察觉时就对视力造成严重伤害呢?作为眼科的主治医师,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读。
一、认识青光眼——眼内的“隐秘高压”
1. 眼压与青光眼的关联
我们的眼睛就像一个充满液体的球体,眼球内部存在一定的压力,这就是眼压。正常情况下,眼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大约在10 - 21mmHg之间。眼压对于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和眼内结构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就如同轮胎内的气压,合适的气压能保证轮胎正常工作。
然而,当某些因素导致眼内房水的生成和排出失衡时,眼压就会升高。青光眼,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眼压异常升高所引发的一种眼病。过高的眼压就像持续增加的压力施加在眼球这个“球体”上,会对视神经造成压迫,进而损害视神经功能,最终影响视力。但与其他一些疾病不同,青光眼导致的眼压升高常常是悄无声息的,很多患者在疾病初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也是它被称为“隐秘高压”的原因之一。
2. 青光眼的类型多样
青光眼并非单一的一种疾病,而是包含多种类型,主要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
原发性青光眼又可细分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较为隐匿,眼压升高时,房角始终处于开放状态,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往往在视力已经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出现视野缺损时才被发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则与眼球的解剖结构有关,患者的前房较浅、房角狭窄,当某些诱因导致房角突然关闭,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就会急剧升高,患者会出现眼痛、头痛、视力急剧下降等明显症状,这种类型相对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而及时就医。
继发性青光眼是由于眼部其他疾病或全身疾病引起的眼压升高,比如眼外伤、炎症、某些药物使用不当等都可能引发。先天性青光眼则是由于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眼部房角结构发育异常,导致房水排出障碍,眼压升高,多在婴幼儿时期就被发现。
二、青光眼为何悄无声息伤害视力
1. 视神经的脆弱与损伤机制
视神经就像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负责将眼睛所接收的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从而让我们感知到周围的世界。然而,视神经对眼压升高极为敏感,过高的眼压会对视神经纤维造成机械性压迫,影响神经纤维内的轴浆运输,导致神经细胞缺血、缺氧,进而引发神经细胞凋亡,造成视神经损伤。
这种损伤往往是渐进性的,早期可能只是部分视神经纤维受损,而人的眼睛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因此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并不会感觉到明显的视力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视神经纤维受到损害,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就会逐渐显现出来,但此时往往已经到了疾病的中晚期,视力损害可能已经难以逆转。
2. 症状隐匿不易察觉
青光眼早期症状的隐匿性是其悄无声息伤害视力的重要原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在早期,眼压虽然升高,但可能只是轻微波动,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眼痛、头痛等不适,视力也可能仅有轻微下降,很容易被忽视,误以为是用眼疲劳或者年龄增长导致的视力自然衰退。
即使在视野方面出现了一些改变,由于早期视野缺损往往从周边开始,而人们日常关注的主要是正前方的视野,所以很难察觉到周边视野的逐渐缩小。就好比在一个大圆圈的边缘慢慢缺失一部分,在缺失范围较小时,不特意去感受,很难发现这个变化。只有当视野缺损发展到一定程度,影响到了中心视力,患者才会意识到视力出现了问题,但此时病情可能已经较为严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虽然在急性发作时症状明显,但在发作前,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前驱症状,如偶尔的眼胀、头痛、视物模糊等,这些症状往往不典型,持续时间较短,休息后可能自行缓解,所以也容易被患者忽视,错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时机。
三、青光眼的危害及严重后果
1. 视力下降与视野缺损
青光眼对视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视神经受损,即使通过治疗控制住了眼压,已经丧失的视力也很难恢复。随着病情的进展,视力会逐渐下降,从轻微的视物模糊,到严重时只能看到眼前手动,甚至完全失明。
同时,视野缺损也是青光眼的典型表现。如前文所述,早期视野缺损多从周边开始,逐渐向中心发展,最终形成管状视野,就好像通过一根管子看东西,只能看到正前方很窄范围内的物体,周边的事物都无法看到。这种视野的改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比如行走时容易撞到周围的物体,驾驶车辆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 致盲风险高
青光眼是全球不可逆性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全球约有7000万青光眼患者,其中约10%最终会失明。在我国,青光眼的患病率也较高,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由于青光眼早期症状隐匿,很多患者在发现时病情已经较为严重,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致盲的风险。一旦失明,不仅会给患者自身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使其丧失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四、如何早期发现与预防青光眼
1. 定期眼部检查
由于青光眼早期症状不明显,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是早期发现青光眼的关键。对于普通人群,建议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检查、视野检查等。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检查的频率应更高,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眼压的异常升高、视神经的早期改变以及视野的细微缺损,从而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就进行干预和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
2. 注意症状及时就医
虽然青光眼早期症状隐匿,但还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循。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眼胀、头痛、视力模糊、虹视(看灯光时周围出现彩色光环)等症状,尤其是在情绪激动、长时间阅读或在暗环境中停留后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以排除青光眼的可能。此外,如果发现自己的视野范围似乎变小,或者看东西时感觉周边的物体变得模糊不清,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尽快就医。
3.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青光眼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注意用眼环境的光线适宜,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眼睛,向远处眺望或闭目养神。其次,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因为情绪激动可能诱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此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眼部血液循环,降低眼压。在饮食方面,要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引起眼压升高。
青光眼作为眼内的“隐秘高压”,以其悄无声息的方式威胁着人们的视力健康。了解青光眼的相关知识,重视早期发现和预防,对于保护我们的视力至关重要。希望大家能够提高对青光眼的认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守护好自己的眼睛,让我们的世界始终清晰明亮。如果对青光眼还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咨询眼科医生,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侯丽芳 郑州市中心医院 眼科 主治医师)